眾星之子

第189章 希望與未來

陸沉的這套“方案”其實是鑽了個空子的——硬要說的話,也可以說是卡了個bug。

火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精確來說是2.34億千米。

如此遙遠的距離,就算是光也需要走上足足十三分鐘才能到達。這就是直播時那十三分鐘延遲的來源。倒不是因為聯合政府擔心直播火星登陸任務出岔子,導致社會動盪。只是單純的物理限制影響,導致火星登陸任務必然是一場有著至少十三分鐘延遲的“直播”活動。

而陸沉要利用的,就是這十三分鐘的bug。

人類生活著的這個世界上,物質運動的速度上限是光速——真空中每秒約米。沒有物質的移動速度能夠超過這一水平。

但正如陸沉和穆知然講過的那個關於物理論文的玩笑一樣,這樣的規定總有例外:不包含任何資訊的介質運動速度就算超過了光速,也並不違反狹義相對論中的規定。

火星軌道上的宇航員們一切正常,並沒有大崩潰發作的跡象。這意味著他們大腦中的鋰原子外電子並沒有集體陷入異常的“糾纏態”。整個人類已知範圍內,他們可能是最後一批擁有健全“鋰原子”的人。當然,其他正在手動切換訊號的工作人員大概也都健全——但這事兒說不準。

比如陸沉自己,他剛剛從大崩潰裡恢復常態。但他不認為自己腦子裡的那些鋰原子就全都恢復了正常態,至少現在還不行——大崩潰發作的時候,患者腦內的鋰原子外電子全部向下旋轉,剛剛結束髮病的狀態下恐怕還是有不少電子全都向下旋轉的鋰原子存在。

這個狀態下去和發病的患者一起看紀錄片,鬼知道是陸沉能把人糾纏好,還是發病的患者成功把他也整發病。

這事兒誰都說不準。

把陸沉和火星軌道上的航天員們糾纏在一起倒是沒什麼問題。最壞的結果無非是火星軌道上航天員們神經中的部分鋰原子外電子,和陸沉的糾纏在一起罷了。哪怕糾纏在一起,大機率也不會導致發病——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幾個未發病的普通人一起看歷史紀錄片,從而導致大崩潰發作的事情。

陸沉和穆知然碰面之後,兩人迅速碰撞出了這麼一個點子——能不能利用火星軌道上的那些宇航員,讓他們正常的神經系統做為標準或者“參照”,來為整個地球的所有人進行一次“復位”?這個想法很快就在匆匆趕到現場的唐慶隆等人的“碰撞”下變成了一個現實的想法——他們需要設計一個系統,一個利用能夠保證火星軌道宇航員不受影響,但又可以讓整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都擺脫大崩潰的影響。

陸沉想出了一個主意。

當陸沉與其他所有組內成員和火星軌道上的航天員們,以同樣時間戳的進度觀看同一部紀錄片的時候,他們之間的電子進入糾纏態——但這樣的糾纏態並無意義,它們無法被觀察也無法被證明,因此火星軌道和地球上的電子糾纏態並不違背狹義相對論。它沒有傳遞任何資訊。

隨後把部分地區的應急廣播訊號也接入進同樣進度的紀錄片中,那些被束縛起來無法自殺的患者也就成為了這個系統的一部分。

於此同時,這些患者的發病狀態和火星軌道上的宇航員的身體狀態都被同步記錄並且傳送到了陸沉這裡。誠然,火星軌道上的資料要遲滯大約十三分鐘,但這並不影響狹義相對論發揮作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