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196章 放手一搏

鄭燕的最後掙扎是依據賈尼別科夫旋轉現象而採取的措施,一個剛體在圍繞著轉動慣量最大的主軸或轉動慣量最小的主軸旋轉時是穩定的,而繞著中間軸旋轉時則是不穩定的——圍繞著中間軸旋轉時,剛體會發生週期性的、圍繞著會發生週期性的角動量翻轉。

這個翻轉過程,能讓登陸艙沿調轉方向。

但光旋轉還不夠——像個陀螺一樣旋轉時,登陸艙是沿著轉動慣量最小的軸旋轉的。這個狀態下的登陸艙很穩定,並不會調個頭過來,完成救命的翻轉過程。想要活下來,就得讓轉動慣量軸再次發生一些變化。只有讓目前轉動慣量最小的軸變成中間軸,賈尼別科夫旋轉才能在她所需要的地方發生。——火星車從前進基地放下的全過程都是自動的——只要宇航員透過前進基地內部的通道直接滑入駕駛艙就行。無論是氣密門斷開還是車輛自動駛離前進基地車庫,全程都不需要宇航員們直接暴露在火星表面上。

儘管裝置先進,但火星車的行駛速度實在是不怎麼快。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的38%左右,為了確保安全,八個輪子的全驅火星車最高行駛速度也就是每小時四十公里。

事實上,在火星崎嶇的表面上,火星車的速度很難超過每小時三十公里。

這樣的緩慢速度,非常不利於火星救援任務的展開。

基地裡,光學攝像頭已經捕捉到了大氣層內正在旋轉的救生艙。前進基地裡的計算機精確的算出了六百多個著陸地點,然後把這些著陸地點按照命中機率進行了劃分。沒辦法,天空中亂轉的救生艙規矩實在是有些過於多變,這已經是計算機能做到的極限了。

六百個著陸地點覆蓋的面積高達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六分之一個東陽特別市,或者說三分之一個東陽特別市市區的大小。

為了能夠以最快速度抵達救生艙的著陸地點,火星車在ai的指揮下,直衝降落機率最大的地區。同時,火星車和前進基地上的光學鏡頭還將持續維持著對救生艙的觀測,隨時修正落點。

執行救援任務的是渡邊真雄、瓦蓮京娜和金宇哲。

晃晃悠悠的火星車裡,渡邊真雄和金宇哲正在往身上套著宇航服。ai導航估計他們需要大約半小時才能抵達“較高機率著陸區”,而穿宇航服這個動作就得十幾分鍾。

外面是完全沒有氧氣,氣壓甚至不足地球的百分之一。在這種環境下多暴露一秒,造成的結果就可能是致命的。比起優哉遊哉的等著靠近現場再穿宇航服……大家還是更願意先做好準備,搶著每一秒用來救人。

不過,現實中的準備再怎麼積極,宇航員們並不會過多的抱有什麼期待。曙光七號被炸成了好多塊,阮紅英當場死亡……雖然還不確定爆炸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但無非就是那麼幾個可能——災難性故障、隕石撞擊、量子釋能綜合症和恐怖襲擊。這幾個原因基本都能在一瞬間幹掉整個曙光七號,而救生艙裡有活人的前提至少得是活人能夠進入到救生艙內。

“我不覺得能找回指令長……但還是要去看看,萬一救生艙裡有爆炸的記錄,至少對六號的安全是個提醒。”渡邊真雄一邊套著宇航服一邊說道。

宇航員們不會心存僥倖,他們很難相信這種情況下鄭燕還能倖免於難。但……他們還是積極的進行著救援任務的準備工作。

“哎一古,萬一呢?”金宇哲嘟囔道,“鄭姐可是”

或許他們並不那麼心志堅定,亦或者人類原本就要比自己想象的更脆弱。

這種藏在人心深處的脆弱在渡邊真雄和金宇哲完成宇航服氣密後,忽然徹底暴露在了空氣之下。

在火星車的光電探頭注視下,頭朝下的救生艙周圍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光亮。

然後,螢幕上那個距離地面高度不足兩千米的救生艙忽然開始解體。各種艙內構件像是旋轉雨傘上的水滴一般,被灑向了四面八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