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地說,鄭燕正處於生死邊緣。而且是已經大半拉身體躺在十殿閻王辦公桌上,拍著桌板要這些陰間領導同志趕緊來杯好茶的程度了。
這麼重的傷勢放在地球的任何一家醫院上,那都得引來十幾個院內專家。一群主任們得呼朋引伴奔走相告,連滾帶爬的衝入搶救室開始治療——內科的主任們摔的青一塊紫一塊,到了現場之後發現自己派不上用場還不敢走,傷成這種程度的病人,你可真不知道她還能出些什麼毛病。
萬一呢是吧?但這裡是火星,要讓醫院的專家們連滾帶爬至少五千五百萬公里,那麼抵達火星的專家們定然不會只是青一塊紫一塊。歷經五千五百萬公里的磨難,構成專家身體的原子們但凡還能組成化學鍵湊個整,那都算他們天賦異稟身體結實的。
火星車上沒有專家,但有個醫療ai。而且還是專門加強過特殊訓練,不光能夠做出醫療決定,同時還能直接進行醫療行為,能夠操縱火星車內的整合式手術搶救室的專業ai。
航天總局對這個ai的要求是“等同於頂級大型醫院急診和綜合外科的救治能力”,並且還需要它有獨立判斷能力,在必要情況下能夠越過宇航員的意願,主動進行治療以確保安全。
它的許可權比醫院的醫生們要高的多。
而擁有如此離譜許可權的ai現在正在全力拯救鄭燕的生命,並且還隱約有些穩不住的跡象。
ai呼叫了幾乎所有儲備在火星車裡的ab型紅細胞凍幹,調配出了的懸浮紅細胞溶液。機械臂精準注射,對鄭燕完成了包括頸靜脈和一側股靜脈在內的十二處靜脈注射工作。復溫加壓注射下,僅用時85秒,鄭燕的血容量就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但回覆的同時,她還在出血。
火星車裡的鐳射燒灼器功率不足,難以直接透過鐳射蒸乾創口處的血液,並且完成燒灼止血。所以ai馬上決定利用更加極端的手段進行治療。
先進的綜合自動手術室內,最長的那根機械臂從潔淨室裡探出頭來,毫不客氣的擠開了剛剛從宇航服裡鑽出來,渾身上下都被汗浸透了的金宇哲。在老金的連發“艾西吧”的抱怨聲中,機械臂頂開了靠近氣密艙位置的宇航服維修工具箱,並且從裡面找出了一瓶快結膠。
三名宇航員目瞪口呆的看著機械臂拿著快結膠就往手術室裡鑽,等機械臂徹底回到了手術室之後,他們才反應過來,這情況好像是有點不太對勁。
為啥搶救要用快結膠?總不能是ai出了毛病,要把指令長當成破娃娃給粘起來吧?!瓦蓮京娜還要操控火星車暫時動不了,渡邊真雄和金宇哲則直接衝到了手術室旁的觀察窗邊上,然後看到了令他們難以理解的一幕。
機器人正在向鄭燕的斷肢埠上塗抹快結膠,並且每次點完膠水後,都會有一個止血夾狠狠鉗上去——作用就和等待木工膠結合的固定夾具差不多。
這個場面其實是挺嚇人的,本來看到鄭燕被燒的一片焦糊的大腿橫截面之後,渡邊真雄和金宇哲就已經覺得牙齒髮麻,手上沒勁了——多虧了宇航服外面的機械外骨骼,否則他們可真不一定能把鄭燕從地上搬回火星車裡。
而現在,那條焦糊且流著血的大腿橫截面上夾著十幾個銀光閃閃的止血鉗,它們隨著鄭燕不自覺的抽搐而整齊地一起抖動著,止血鉗互相碰撞,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
看一眼渾身雞皮疙瘩,聽一聲骨頭裡都會冒冷氣。
渡邊真雄和金宇哲兩個人都沒有醫療背景,但他們作為成年人,自然也知道這個情況絕對不是自己能隨便置喙的。想來想去,既然航天總局花了那麼多預算搞出來了這麼個玩意,那總歸是比倆完全不懂醫學知識的工程師要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