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池田繪玲奈半推半就地被上杉宗雪拉上了後座,而本來打算上這輛車的搜查一課小哥立即放棄,轉而去擠另一輛。我才不要你幫我!繪玲奈努力地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可她怎麼都壓不住自己的表情,剛剛平息的酸澀和強烈的滿足感瘋狂地從心海中湧出。
這傢伙,為什麼他總是能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啊!
但,我其實更希望你不要去看那個什麼麻衣學姐,我更希望……
可惡,為什麼就是被他喊了一聲,我會這麼高興,這麼滿足?混蛋!!!!!!!!!!!!!!!!!!!!繪玲奈心中痛罵著上杉宗雪的遲鈍,然後美滋滋地坐在了上杉宗雪的身邊。
沒辦法了,只能陪你逛逛了。
車上,日暮警部從後視鏡裡看到擠上來的繪玲奈心中無語。
你叫她跟來幹嘛?我只邀請你,又沒有邀請她?
這女人是個麻煩,我還想在搜查一課繼續幹下去呢!可上杉宗雪的面子又不能不給,日暮警部只能預設了這個情況。
“富士電視臺的弘中真理子失蹤了?”上杉宗雪還是對女主播失蹤案感興趣。
“嗯,她的家人報案,說弘中真理子女士從上週週五之後就再也沒有和家裡聯絡,週末兩天發訊息都不回。”日暮警部在前座說道:“所以我們一課順便去電視臺調查一下。”
“家裡沒人麼?”
“她在外租房住。”
上杉宗雪稍微聽了一下就對這個案子不是很感興趣。
成年人、外出獨居,偶爾失去聯絡幾天非常正常,而且沒有屍體可驗,聽日暮警部的說法他也不太當一回事,只是例行調查一下。
沒多大事,日暮警部和上杉宗雪、池田繪玲奈都這麼認為。
“說起來,日暮警部,能和我描述一下,你們搜查一課平時如果遇到案件的話都是怎麼做的呢?”上杉宗雪趁著這個機會主動開口問道。
“當然。”
日暮警部向上杉宗雪描述了搜查一課的辦案套路。
某地發生一起兇殺案,搜查一課會如何做呢?
按照慣常的套路,搜查一課會分成三組。
第一組走訪附近區域,詢問每個路人和附近居民,追查監控探頭,尋找可能得線索。
第二組則是排查死者的人際關係,從所有的可能者開始搜查。
第三組就是集合人員,從死者所在之處點為中心,以此為基礎一步一步地朝四周放射狀搜尋可能的犯罪痕跡和證物,當然,驗屍的鑑識科也包括其中,屍體和其他的物證會送檢。
上杉宗雪聽了之後心想這點倒是所有國家都差不多,刑偵技術手段大家都大同小異。
必須承認的是,日本的社會治安是比較不錯的,但是日本警察的破案能力實際上並不強。
“別的地方不說,東京都這裡,警視廳下轄的所有立案案件,破案率不到40%,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失蹤、偷竊、詐騙、糾紛之類的。”日暮警部隨口說道:“其中最無能的就是神奈川。”
日本警察廢物的巔峰就在神奈川縣,基本上每年都有全國新聞級別的醜聞和違法犯罪行為被曝光出來,其中包含警察穿著警服去搞電信詐騙、睡高中生(日本法律18歲成年,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發生關係違法,但是結婚允許年齡是16歲,夫妻發生關係則不違法)、上班路上對jk鹹豬手、在超市偷拍女顧客裙底、在電車上把x液抹女乘客包上、在超市偷天婦羅偷麵包被抓現行、巡邏時發現重傷患者不送去救治放派出所放到人死了、開警車撞有軌電車上、貪汙吃回扣等等等等。
可以說已經是超脫了無能的範疇,進入了抽象的境地。
而且神奈川縣曾經有過一個紀錄——一年出了四次警察丟槍事件,其中一次最離譜的是有個警察丟了槍一直不知道,便利店員撿到小左輪玩了一整個上午才想起來要還給警察叔叔。
如果拋去抽象的神奈川,日本警察的破案率其實也不高,諸如詐騙偷竊這些一向是破案率極低,然後很多案件警察不是報個失蹤就沒有下文了,就是乾脆認定為自殺草草結案。
既然如此,為什麼東京都沒有變成東亞哥譚呢?很簡單,首先日本人對國民性這一“公域道德”非常地重視,歷來就有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習慣,尊重法律和權威、人種文化相對單一、人情社會等多重因素之下,犯罪率會比較低。
其次,警察素質比較高。
是的,雖然地方分部和地方分局的警察們一向很抽象,但是真正遇到了兇殺案等重要案件,警視廳會親自處理,而警視廳的精英警察們執行力就很高了,比如說殺人案、強盜案、賭博、毒品和拐賣案這些由警視廳親自處理的案件,破案率都在80%以上。
但是僅靠著本部少量精英警察官僚維持社會和平穩定不一定能長久,非常考驗更新換代的水準。
上杉宗雪聽懂了日暮警部的意思。
簡而言之,地方分局90%的警察都是廢物,而警視廳要強不少,只有40%-50%的警察是廢物。
“還有幾個原因。”日暮警部苦笑著搖頭:“以前科技水平不行,沒有監控沒有dna技術,但是我們警視廳的許可權範圍要大得多,現在監控和dna技術刑偵技術上去了,我們的搜查許可權反而越來越小,現在很多事都做不了,更不能刑訊,很多時候我們明知道他就是兇手,最後也只能放人。”
“還有就是,警察的地位越來越低,六十七十年代,警察出身被認為是正門大道,堂堂顯赫,也只有真正的精英能進入警視廳工作,可後面經濟好了,選擇多了,幹這一行的就越來越少,社會精英們也更願意去當律師、醫生、從政經商,新進警員的素質越來越差,也只有警視廳或者大阪府這些地方還有career願意來,而在政壇上,警察出身也從堂堂顯赫變得被人輕視。”
隊伍開始變得魚龍混雜,警務能力大幅度下降。
“最後就是社會不同了。”日暮警部也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自從泡沫經濟破裂之後,社會越來越冷漠、越來越孤立,隨著商品化的發展,透過犯罪現場遺留物品的生產和地域性追查越來越難,犯罪現場收集和檢驗證據的難度不斷地上升,另一方面,傳統終身僱傭制度的消亡也讓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合作、出面作證。
日本警察最擅長的就是透過人際關係和證物溯源破獲兇案,一旦遇到其他型別的犯罪他們往往就抓瞎了。
“上杉君,我們警視廳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天朝曾經在七八十年代多次考察日本的警察系統並普遍性地對日本的警察系統表示讚賞,但也就是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日本警察的素質開始快速下滑,一直到10年之後才開始有所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