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衝對方的防線!
當他接球后,沒有花裡胡哨的過人動作,就是直上直下的衝刺!
施泰因赫費爾完全拉開空間跟馬內衝,基本上沒有任何勝算,他只能夠埋頭緊追,爭取不落後太多身位,阻止馬內內切。
然而。
當馬內帶球快到禁區的時候,他一腳橫傳,將球傳到盧卡庫的腳下。
盧卡庫沒有接球,而是順勢一腳觸球,向他的右側一捅。
在那一側,蓋奧一直在極速向前穿插。
這就是蓋奧的無球跑動能力,總是能夠出現在威脅區域。
盧卡庫做球,蓋奧前插接應。
這也是巴斯蒂亞常用的進攻戰術,但是此刻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因為蓋奧前插的這一下,完全出乎巴塞爾所有人的意料,不是不知道他要前插,而是不知道他前插的速度這麼快!
完全將整個防線都甩開!
單刀!
蓋奧在禁區內接球,射門空間越來越小,索默迅速出擊。
在電光火石之間。
蓋奧順勢一腳,踢向足球,卻在最後關頭腳腕一抖,一個扣球,將球送到另一側。
索默完全被欺騙,在看到蓋奧掄腿的時候,就已經飛身撲救。
當他撲出來後正好蓋奧扣過球,索默動作已經收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蓋奧將他擺脫。
嘩啦!
這一幕,
讓塞薩里現場所有球迷興奮不已,大吼大叫起來,這是蓋奧經典的過掉門將,每一次都讓他們熱血沸騰!
在歡呼聲中,足球被輕推進空門!
2-1!
在巴塞爾好不容易透過追回一球之後,巴斯蒂亞迅速完成反超。
蓋奧順勢小跑出球場,看著看臺上的球迷們,朝他們不斷揚起雙臂,示意他們的聲浪更大一些,再大一些!
此刻,
塞薩里球場的時間彷彿都凝固了一幀。
隨之而來的,一股積蓄到極致的、足以掀翻穹頂的原始能量,如同沉睡億萬年的火山轟然爆發!
轟——
這不是單一的吶喊,這是兩萬多巴斯蒂亞球迷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情緒,噴薄而出的瞬間,匯聚起來的如同海嘯般的聲浪!
“蓋奧!”
“蓋奧!!”
球迷們奮力吶喊著,他們能夠感覺到血液在血管裡奔湧咆哮,無比的滾燙,渾身每一個細胞,都在噴薄著熾熱的狂喜!
他們用力揮舞著手臂,藍色的球衣、圍巾,匯聚在一起,如同大海洶湧。
蓋奧在這樣的浪濤之中,張開雙臂,盡情的迎接著球迷們的情緒沖刷。
此刻,
西班牙馬德里。
齊達內看著電視中意氣風發的蓋奧,為他開心的同時,也為蓋奧陷入到越來越複雜的夏窗而擔憂。
就在前兩天,一個來自英國的電話,透過好友當中間人,聯絡到他。
對方自稱是英國首富魯本兄弟的傳聲筒。
他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齊達內勸一下蓋奧加盟他們的球隊,報酬就是讓齊達內親手執教這支英超球隊!
說實話,
當聽到這個“報酬”的時候,齊達內非常意動,一個執教的機會。
此前德尚和他說的話,還歷歷在目——“你還是早點找個地方開始執教練級吧,當教練可沒有你想象中那麼簡單,不是隨隨便便就奪冠了。”
齊達內也希望能夠早點開始執教生涯,開始練級。
這是一個機會。
並且還是作為蓋奧的教練。
但是,當齊達內詢問對方是哪支球隊的時候,對方並沒有告知,只是說,“這是一個極具誠意的邀請,而前提是我們雙方均有意,所以具體事項,我們需要在建立初步的共識後,再繼續深聊。
我只能保證,如果你真的能夠執教這支球隊,絕對不會因為引援預算等問題而犯愁。
魯本兄弟對於這次的投資,極其看重!
我們的資金投入無上限,看看巴黎、看看曼城,他們能夠一個夏窗豪擲一億多歐元,我們也可以,我們有巨大的野心!
同時,
我們欣賞蓋奧,也清楚他現在是法國足球的標杆,而我們願意用我們在英格蘭以及其他有人脈的地方,為蓋奧成為下一個金球獎得主而努力。
甚至,
我們希望他是最年輕的那一個,他下賽季19歲,他還有兩個賽季的機會去打破紀錄。
並且,我們願意更多引進法國球員,我們希望法國能夠在蓋奧的帶領下,衝擊世界盃成功。”
對方的話,是想要讓齊達內做出決定。
但是齊達內自己卻退縮了。
他猶豫了。
他確實想要這樣一個機會,但是他不能因為自己的慾望,就去勸說蓋奧。
所以他不會給蓋奧說這件事情,他不會干擾蓋奧的任何選擇。
最多是建議。
而且這個建議還要和自己沒有利益關聯。
這才是前輩該做的。
而不是借用前輩這個身份,去利用後輩為自己謀利益。
更何況,齊達內也清楚目前自己的執教能力,他還需要沉澱,如果真的是他執教蓋奧,他甚至會擔心自己拖累蓋奧。
所以,
他拒絕了。
雖然拒絕了,但是對方並沒有放棄,還是留了一個聯絡方式,說如果有意可以繼續聯絡。
齊達內不會反悔這個決定。
倒是他清楚蓋奧所帶來的影響力,擔憂他陷入到這些各種各樣的亂流當中,做出不恰當的選擇。
不過一想到和蓋奧的幾次接觸,齊達內又釋然了。
蓋奧會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齊達內想著想著,電視裡比賽繼續,雙方的節奏一如既往的慢。
齊達內有意的看著雙方球員的陣型,腦海中不斷模擬著,如果是自己執教會怎麼要求球員站位呢?
如果是自己用蓋奧,會怎麼使用呢?
防守反擊?
這似乎是很適合巴斯蒂亞的戰術,但絕不是最適合蓋奧的戰術。
對於足球,齊達內有自己的想法。
雖然他一直在穆尼里奧的手下學習的更多是防守反擊,但不意味著他只會防守反擊。
最後。
齊達內想到了對方說的世界盃。
他目光凝滯在電視螢幕上。
思緒卻回到了2006年的那個夜晚,他彷彿聽到了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滿場的噓聲。
這一切,是那麼的清晰。
他清楚,這些噓聲不是給他的,是給193cm身高的馬特拉齊那麼輕易就倒地,是給高舉著紅牌的主裁判埃利松多。
電視回放是齊達內撞倒了馬特拉齊。
攝像機鏡頭捕捉到了一切,唯獨錄不到馬特拉齊的聲音,但有些時候,言語比行為更具攻擊性。
於是,他的最後一場告別戰,以紅牌結束。
他怏怏走向場邊,唸唸有詞,低頭從大力神杯旁邊經過,他沒法第二次舉起這座獎盃了,他快步走下了球員通道的樓梯,回到更衣室,就像是一個普通球迷一樣,透過電視看完了全部比賽。
賽前那些美好想象,以勝利作為告別、用t恤講出感謝、繞場一週、最後向球迷致意,率隊凱旋.都永遠無法實現了。
他是法國球迷心中的“齊祖”,但他卻不是那個完美的巨星,是球迷們將他變成了法國偶像,想象成了一個完美的人。
事實上。
他的職業生涯,有過13次紅牌,屢次有過激的行為,甚至被人說“那是個瘋子”。
馬特拉齊很熟悉齊達內,他清楚怎麼激怒他。
他成功了。
齊達內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裡的畫面一直變化,神情沒有絲毫的變動。
他坐在這裡,靜靜的回憶。
30年前,當他不是“齊祖”,還是“小耶齊”的時候,在羅納河口省的一場比賽中,他第一次被激怒,和對方發生衝突,他像是一個受傷的野獸,寸步不讓。
當20年後,他還是那個他,面對挑釁選擇露出獠牙。
當30年後,褪去一身繁華的他。
總能夠夢見那個夜晚。
那個充滿噓聲、充滿喧囂的夜晚。
也總是能夠看到那個與大力神杯錯過的身影。
漸漸地。
那道10號背影,和電視裡的10號背影相融合。
齊達內露出了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