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59章 劍矟繼世長(求追讀)

廖永安第一次指揮破城行動,不敢大意,再次問道。“若是城中召集鄉勇守城,那這新來的縣尹肯定管不上吧,估計他連本地人都不認識,辦事的還得是主簿小吏啥的,你能保證到時候被選進去嗎?”

金朝興當即點了點頭,“能,縣城的主簿姓秦,名叫秦理,俺認識他兄弟秦昭和秦戎,這兄弟倆平日也喜歡舞刀弄棒的,俺以前就跟他們兄弟倆一起練過。

“秦氏是本地大族,那秦理又是縣衙主簿,若是召集鄉勇守城,他定然會讓自己兄弟募兵進城,也好在城裡安插自己人。

“俺跟那秦昭相熟,到時候他兄弟二人募兵,我就能召集村中青壯混進去,他定然願意帶上我。”

廖永安聞言高興的一拍手,“好,就這麼說定了,明日便讓我兄長帶水師過來,給巢縣的韃子老爺們長長見識!”

就在三人商量著如何破城之時,城外的一家磚砌大宅中,巢縣主簿秦理也正在家中,把自己兩個兄弟,秦昭,秦戎都叫進書房。

秦理翻開那本秦氏族譜,上面第一頁寫著這樣一句話。

‘詩書傳家遠,劍矟繼世長。’

秦家世代有人從文,自也有人習武,從文可以當官,習武既可保家,也能從軍殺敵立功勳。

如今又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秦家也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現在魯錦已經佔據廬州、六安、梁縣三城,又有巢湖水師在側,下一個城池會打哪裡,秦理不清楚,但他知道巢縣就是離著最近的。

如今魯錦連戰連捷,四處招兵買馬,兵鋒正盛,而大元呢,至今無法剿滅劉福通和芝麻李,那巢湖這邊他們更加指望不上。

也許朝廷最終能夠掃平叛逆,但等朝廷大軍打到巢湖來的時候,估計秦家早就被義軍踏平了。

秦理必須為眼下而考慮,現實情況不允許他看那麼長遠。

而且朝廷大軍就一定是好的嗎?朝廷官軍在四處平叛的時候,可做的比義軍還差。

什麼叫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啊,什麼殺良冒功,劫掠百姓,你以為元軍乾的少了?

遠的不說,你看看左君弼是個什麼德性就知道了。

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麼,與其等著魯錦率大軍打上門來,不如自己把巢縣打下來送過去,自己帶資入股,秦家有文有武還有兵,甚至還有女兒。

而魯錦現在只有三城之地,這個時候投過去,魯錦就算是千金市馬骨,也不能對他們差了吧?如今已經28歲的秦理當即說道。

“詩書傳家遠,劍矟繼世長,如今天下大亂,貪官橫行,朝廷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更有義軍在旁虎視眈眈,又到了我秦家生死存亡之刻。

“與其等著人家殺上門來,不如我們率先起事,投奔義軍。

“我這些日子已經打聽好了,那廬州義軍主帥名叫魯錦,似是傳說中的公輸之後,此人頗有大志,入廬州後不淫不掠,勤儉愛民,賑濟百姓,還廣納賢才猛士,有英主之姿。

“肥東包氏已然投效,成了那魯大帥手下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包氏都可以,我秦家也未必不行。

“我欲起事投奔魯大帥,咱們用巢縣做見面禮,以換取我一家晉身之姿,不知兄弟們以為如何?”

秦昭、秦戎對視一眼,二人都是精悍武人的打扮,還都很年輕,秦昭才22,秦戎19,兩人都習得一身好武藝,但在元朝的統治下,卻無用武之地。

自己拉‘義兵’幫朝廷鎮壓反賊當然也可以,但你放眼整個天下看看,就知道這大元八成要完了,自家何必這時候還跳上破船補窟窿呢?

不如趁早投奔新勢力,也好為將來掙個更好的前程。

“我們都聽兄長的。”

“好,那我明日就建議姚縣尹募兵守城,到時候讓你們兩個帶兵進來,拿了城防,這巢縣就是我們的了。”

魯錦和廖永安計劃派內應詐取巢縣,卻沒想到有人卻先他一步。

這巢縣最後怎麼拿下,還真成了未知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