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43章 我有兩塊好鋼(求追讀)

確定了梁縣要守,那就得準備築城。

另外楊璟提議在廬州東部百里左右設一寨堡,魯錦瞬間就想到了稜堡這種防禦工事,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這玩意需要大量火槍火炮才有用。

冷兵器守不了稜堡,那些長長的斜坡反而會成為進攻方的助力。

其實最適合跟和陽康茂才對線的,就是趙普勝佔據的含山,就在楊璟說的正東方,不過稍微距離廬州遠了點,和去六安差不多,兩百多里。

楊璟此時還很激動,看著地圖分析魯錦說的取江南的計劃,當然,那是一兩年後的遠期目標,於是他又問道。

“大帥,那我們下一個城打哪裡?”

魯錦想都沒想說道,“我的計劃是巢縣,那裡是廖指揮使的老家,他們的水師大多數人就是巢縣來的,對巢縣比較熟悉,容易攻取。

“另外,巢縣有煤礦,巢湖對面的廬江縣有鐵礦,巢湖一南一北,一個鐵礦一個煤礦,拿下這兩個縣,我們就能自己鍊鐵了。

“六安在西面,背靠大別山,把山中道路一卡,西南方向就沒有敵人可以輕易打過來,還可以從大別山採伐木材。

“造兵器也需要大量木材,有了木材和鐵,我們還能造車,造戰船!”

楊璟這才知道魯錦的規劃理由,能自己造戰船,兵器,甲冑,那絕對是一大助力,對將來渡江有巨大的好處。

於是他更加激動道,“大帥,那我們什麼時候去打巢縣?”

“打巢縣?起碼得等拿下六安,六安穩固之後,我現在手裡只有三個團,一團守廬州,不能動,二團攻六安,手裡就剩個三團當預備機動力量,萬一六安那邊出啥情況,我可以立刻派出援軍。

“等打下六安,就可以派三團去攻巢縣了。”魯錦解釋道。

還是兵力不夠啊。

楊璟頓時不解,“那這樣一團守廬州,二團守六安,三團守巢縣,豈不是又沒了機動力量?”

魯錦搖搖頭,“不,等巢縣打下來,我準備讓水師去守,以後水師就駐巢縣,反正本來就在巢湖邊上,這樣三團還可以繼續機動作戰,另外你的四團也要儘快組建,形成戰鬥力。”

聽到自己還未建成的四團也在魯錦的計劃中,楊璟更急了,他是剛剛加入,立功心切,另外魯錦許諾讓他當團指揮使,可他的部隊卻沒湊齊,能不急嗎?

當下就向魯錦請命道。

“大帥,我想去安豐、壽縣那邊看看,能不能過去招些兵。”

“去安豐招兵,可那不是我們的地盤啊。”魯錦皺眉道。

“反正早晚也要打下來。”楊璟卻不在意。

魯錦搖了搖頭,反問道,“你準備怎麼招?那邊可是有元軍。”

楊璟卻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去安豐鄉下看看,儘量躲著元軍就是了。”

魯錦想了想才說道,“若是去鄉下招兵,那也可以,尤其是那些結寨自保的,城裡的元軍你就別去招惹了,我短時間,兩三年內,都沒有打安豐和壽縣的打算。”

楊璟頓時皺眉不解道,“為何?”

為何?當然是因為劉福通和杜遵道啊。

劉杜紅軍暫時的大本營就在安徽阜陽,距離廬州差不多有五六百里,安豐和壽縣就是他們中間的緩衝區。

他暫時還不想和劉杜部接觸,現在人家勢大,雙方邊境接壤之後,只會有一種後果,要麼寧死不從,被強行吞併,要麼低眉做小,被人家軟刀子架著收編。

那自己豈不是白忙活了?

等他實力再大一點,有個幾萬兵力,多幾座城,到時候再接觸,他就可以像歷史上的朱元璋那樣。

名義上咱可以當小弟,背靠大樹好乘涼,但讓我交地盤和兵權?沒門!更別想空降個領導過來!伱敢派,我就敢讓他死在‘元軍’手裡!“劉杜部義軍現在就在潁州(阜陽),現在人家勢大,我暫時不想和他們接觸,否則咱們豈不是白忙活了?”

魯錦點到為止,楊璟瞬間秒懂。

這位主君是有野心的,從之前計劃怎麼跟徐壽輝搶江南,現在又不想跟劉杜部接觸,顯然是沒有伏低做小的打算。

不過這樣也好,要是他們的主公都成別人臣子了,那他們這些魯錦手下的將領還怎麼進步?

楊璟當即抱拳領命,“是,我知道了,儘量躲著他們。”

魯錦點點頭,又囑咐道,“不要把事情搞大,招個幾百上千的,把你的團湊滿編就行。”

“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