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98章 徐壽輝稱帝(求訂閱)

他對著旁邊剛投過來的白廣泰問道。“白千戶,那對面的陳姓將領,你可知道是誰?”

白廣泰當即道,“好像是個叫陳野先的都元帥,聽說此人也是自募鄉勇出身,籍貫就是集慶路的,兵力似乎不少,再多就不知道了,我跟他也不熟。”

廖永堅點了點頭,也是地主團練出身,那就是跟康茂才一路貨色了。

他這才放下望遠鏡,看著那杆陳字大旗,嘴中喃喃道,“陳野先,早晚有弄死你的一天。”

而對岸當塗城樓上的陳野先,看著和州這邊的龐大船隊,也是臉色難看的厲害。

康茂才跟魯錦決戰之前,不僅把當塗的兩千守軍調了過去,還把水師也拉走了。

畢竟康茂才本來就是主管江防事宜的,他調動水師完全合情合理。

可他把水師調走,結果一戰盡歿,水師直接落入了魯錦手裡,這下當塗就被動了。

現在陳野先一條船都沒有,別說跟魯錦打水戰,魯錦不主動渡江過去揍他,他都要燒高香了。

陳野先就是南京本地的地主出身,此人也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魯錦還真知道他,畢竟這可是元末改變了歷史走向的關鍵角色。

歷史上陳野先開始是在和陽跟朱元璋打,打不過,敗逃當塗,結果朱元璋渡江後又跟他打,陳野先還是打不過,這次直接投降了。

當時的情況是,郭子興剛死沒多久,長子郭天佑也在攻打和陽的時候戰死,朱元璋只有定遠和滁州兩座城,這個時候劉福通和杜遵道招攬他們。

朱元璋覺得背靠大樹好乘涼,加入劉杜麾下之後,也省得其他義軍跟他搞摩擦,於是就名義上歸順了劉杜部紅軍,也就是小明王韓林兒的麾下。

然而杜遵道深諳政治鬥爭的藝術,給伯顏和脫脫當秘書的時候,可是沒少學這些政鬥。

他知道,如果給朱元璋封個元帥,朱元璋並不會感激他,他們也沒法真正收編這支部隊的軍權,因為這支隊伍本來就是朱元璋自己拉起來的,不管你封不封,他本來就是主帥。

於是杜遵道以朱元璋是郭子興部將的名義,封了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濠州都元帥’,朱元璋這個女婿,還有郭子興的小舅子張天佑,兩個人為副元帥,直接把朱元璋架空。

當時把朱元璋噁心的夠嗆,但人家說的是事實,他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朱元璋自己拉的部隊,兵權卻被奪走,給了郭天敘。

朱元璋當時心裡鬱悶的不行,還說出了明史上那句‘大丈夫焉能受制於人耶?’

如果歷史就這麼繼續走下去,說不定當皇帝的就成郭天敘了。

然而妙的地方來了,等郭天敘和朱元璋他們渡江攻下當塗後,開始向南京進攻,打到南京城下時,就是陳野先這個貨,戰場上臨陣倒戈,降而復叛,跟南京城裡的元軍勾搭,直接坑死了郭天敘和張天佑。

郭子興派系的兩個大將,被陳野先一波帶走,兵權再次回到了朱元璋的手中.後世有人說這是朱元璋的陰謀,故意坑死了郭天敘和張天佑,然而那次朱元璋也差點死在南京城下,還是他親兵裡一個叫宋國興的小將,披上了朱元璋的白色戰袍,給他當替身引開了元軍。

最後宋國興被俘,元軍發現他不是朱元璋,頓時氣得將他亂槍刺死。

那次朱元璋能活下來,全靠這個替身,還有常遇春殺出一條血路,才將他救了出來。

所以陰謀論是站不住腳的,只能說,這可能真就是運氣吧事後朱元璋為那個替他引開元軍的替身十分痛心,於是提拔他的弟弟當了總管,這個給朱元璋當替身的宋國興,他弟弟,就是日後威震西域的西寧侯宋晟!元末歷史上,唯一一個差點搞死朱元璋的,只有這個陳野先,又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呢。

不過陳野先現在也只能望洋興嘆,他沒有船,只能眼睜睜看著廖永安率領江防水師離去,一點反制辦法也沒有。

面對這支龐大的水師,陳野先還不是最擔心的,畢竟魯錦現在還沒打算渡江。

真正該擔心的,當然是馬上就要捱揍的無為縣。

無為的守將韓慶祿,還有無為的蒙古總管艾彥,兩人面對廖永安和廖永堅兩兄弟,從上下游同時的夾擊,心裡慌得要死。

等到廖永安率大軍來到城下,二話不說,就讓士卒豎起了繳獲的康茂才中軍大纛,然後旗杆下面依次擺出五顆人頭。

康茂才,盧昌義,汪汝亨,丁中瑞,鄔向榮,五個人的腦袋整整齊齊,下面還掛著白布,用毛筆寫著頭顱主人的名字。

此舉頓時給無為守軍造成一萬點心理暴擊,士氣直接蕩然無存。

然後廖永安又派出白廣泰前去招降,有這位成功投降,還沒被殺的降將做表率,韓慶祿也麻溜的降了。

這個結果倒是在魯錦和廖永安的預料之中,比較讓人詫異的是,那位蒙古總管艾彥也跟著降了。

廖永安有點不知所措,決定把人送去廬州,讓魯錦來處理。

至正十一年,十月初九,無為縣開城投降,聖武軍幾乎佔領廬州路全境。

為什麼說是幾乎呢,因為六安的西南方向還有一個英山縣,這個縣在大別山深處,而且緊挨著徐壽輝的大本營黃岡不遠。

魯錦目前已經推到了大別山腳下,就先不跟他搶這個山裡的小縣城了。

與此同時,就在魯錦這邊攻佔無為的這天,徐壽輝在蘄州稱帝復宋的訊息也傳了過來。

十月初,徐壽輝佔領蘄州,黃岡等地,擊敗元軍的反撲,提出均富益貧的口號,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宋’,建元‘治平’。

此舉頓時震怖天下,有人造反是一回事,有人造反朝廷剿滅不了是另一回事,有人造反剿滅不了,還稱帝建國,這可就是真正的天下大事了!這國號一出來,但凡有點見識的都知道,這大元藥丸。

同時,徐壽輝稱帝,也給南方無數的義軍提供了一杆大旗,數不清的義軍紛紛向他投奔。

人家都已經稱帝了,你想不想封侯封公啊?想還不趕快去?在這些投奔徐壽輝的義軍中,還有一個不太顯眼的小頭目,此人名叫陳友諒!廬州城,十月初十,當魯錦在元帥府收到這個訊息時,頓時玩味地看向面前的李睿忠,好奇問道。

“你有沒有後悔?那徐壽輝這個時候稱帝,你要是再晚幾天投奔我,等收到訊息去投那徐壽輝,憑藉你與彭瑩玉的師徒關係,不說封公,怕是也能封個侯吧?”

李睿忠頓時噗通一聲單膝跪地,忙說道,“小人不敢,絕沒有這樣的心思。”

還不等魯錦說什麼,李善長正好抱著一堆檔案進來,聽到魯錦和李睿忠的對話,頓時冷笑道。

“哼,這個時候誰先忍不住稱帝,誰就要面對元廷的全力打擊,那徐壽輝真是昏了頭啊,利益燻心。”

差一章,明天補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