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塵沙起,雲化雨落地,無數英雄湧四方,人間正氣存古今!
“刀劍穿梭急,情絲纏繞英雄體,清淚伴酒灑天際,飽蘸熱血書過去.”
至正十一年,十月初一,距離魯錦大婚還有五天。
廖永安已經帶著三團和一半水師,正在佯攻廬江縣,朱亮祖帶著五團已經隱蔽行軍了三日,抵達預定目標潛伏了起來。
楊璟也帶著四團隱蔽行軍,晝伏夜出,還在前往預定目標的路上。
俞廷玉帶著兩個營的戰兵來到了廬州,魯錦身邊只剩下朱壽的一團,還有葉升和鄭用的兩個騎兵營還沒出動,其他各部都派出去了,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部署。
魯錦自己也進入了一種賢者狀態,該安排的都安排了,該準備的也都準備了,只等最後那天的行動,有種即將考試的感覺。
初一這天,俞通源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正在跟著魯錦他們晨練。
廬州城西北的校場上,魯錦身後跟著葉升、鄭用、朱壽,張溫,俞通源,俞通淵,徐用,這些將領,還有楊換和朱暹這倆半大孩子,一群人跟著魯錦晨跑。
魯破軍這個義子正在校場邊上放馬,秦理的兒子秦景霖正在帶著其他小屁孩晨讀。
魯錦突然嚎出一嗓子屠洪剛的風雲,把眾人嚇了一跳,隨即便哈哈大笑起來,沒想到他們的大帥居然還會唱歌。
唐詩、宋詞、元曲、元雜劇,明小說,唱曲很正常,宋詞本來就是要唱出來的,古代也有流行歌曲,但魯錦這個曲風,眾人卻真沒聽過。
魯錦唱的頗為豪邁,而且這詞這曲一聽就是男人歌,頓時讓眾人新鮮不已。
俞通淵當即湊了過來,一邊跟著跑一邊問道。
“大帥這是唱的什麼曲,恁的好聽,以前咋沒聽過。”
魯錦邊跑邊說道,“此曲名為風雲。”
葉升在一旁回憶了下,“好像沒有這個詞牌名?”
“我自己瞎編的。”魯錦隨口胡謅道。
“編的那也好聽,這文采,便是書生也不一定編的出來,而且這曲子還就適合男人來唱,大帥要不要給咱們聖武軍也編首曲子,讓士卒們傳唱。”俞通源也跑上來建議道。
“這個,讓我想想,倒是可以試試。”魯錦想了想說道。
現在那麼多士兵跟著他打天下,但是口號就一句驅逐韃虜,復我中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這是政治綱領,但是不適合小兵理解。
給小兵做宣傳,你得講點更實際的。
魯錦也想過要給士卒進行精神建設,來自現代的他又怎麼會不知道指導員的重要性呢,但是目前手下還真沒有合適的人選來負責宣傳工作。
羅貫中和施耐庵這倆人倒是不錯,歷史上他們都是張士誠的謀士,現在嘛,可能還在江南,大概在杭州一帶混跡吧,離著他這幾百上千裡,總不能派人去把他們綁過來張士誠這個人,也很有意思。
歷史上的張士誠,簡直是戴笠附體,情報戰玩的賊溜,多次策反朱元璋手下的將領,最離譜的是策反了謝再興。
謝再興是誰,那是徐達和朱文正的老丈人,他把長女嫁給了朱文正,次女嫁給了徐達。
都跟朱元璋手下的重要將領聯姻了,居然還能被張士誠策反,帶著部隊叛逃到了張士誠那邊,也是離譜。
朱棣的徐皇后,皇后的姥爺投了張士誠,你敢信?連朱文正這個朱元璋的親侄子,南昌保衛戰的戰神,都差點投了張士誠。
還有徐達駐守江東期間,因為手下將領多次虐待俘虜,手下降兵降將心中生怨,張士誠抓住機會趁機策反了一撥,然後那些降兵降將都跑了,整的朱元璋的江東鐵壁差點成了笑話。
朱元璋暴怒,怒斥徐達治軍不嚴,然後自徐達開始,他屬下所有軍官全都官降一級。
朱元璋麾下將領喜歡虐待俘虜,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導致那些降兵降將經常降而復叛。
打南京的時候就因為手下降而復叛,朱元璋自己都差點死在南京城下,還是靠替身引開元軍主力,才得以脫身。
常遇春為什麼那麼喜歡殺俘,就因為降而復叛的太多,按他的說法,反正降了還是會跑,不如全都殺了省事.誠哥情報戰賊牛逼,後來的錦衣衛跟他一比都算差的。
搞笑的是朱元璋還不服,想在情報戰上扳回一局,於是就從自己親衛裡選了十個人,跟他們演苦肉計。
朱元璋先是讓他們去街上欺壓老百姓,然後裝著被發現,十個人拉到外面被朱元璋當街打個半死,再讓這十個人裝作心中有怨,去投張士誠,相當於往誠哥那派了十個臥底。
結果張士誠對這十個人特別照顧,又是賞錢,又是幫他們娶媳婦,然後其中有一個人受不了誘惑,當場叛變,出賣了其他九個兄弟,誠哥大怒,砍死了那九個。
朱元璋收到訊息氣急敗壞,十個親衛報銷九個,還有一個當了叛徒,最終等打敗張士誠後,找到這個叛徒,當街剮了三千六百刀僅在情報戰這方面,重八哥是一局都沒贏過,一直被誠哥吊著打。
然而沒什麼卵用,誠哥計謀高超,但硬實力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正面戰場一直輸。
可能這就叫一力降十會吧.暫時放下搞軍宣的念頭,等跑完了操,魯錦又帶著諸將各自練習兵器。
他目前的裝備也差不多湊了一套能用的,新作了一身鐵甲,用壞了的扎甲拆開重編的,更符合魯錦的體型。
主武器用方天畫戟,戟頭還是左君弼家裡那個,找工匠改了個橢圓形的扁杆子,柞木做的槍桿,勉強能用。
積竹柲包鐵芯的槍桿子工期太長,到現在還沒做好。
副武器是一把普通腰刀,還有他的甩棍。
魯錦又跟著鄭用學習了弓箭,找了把一石二的強弓,約合現代160磅左右,也是從左君弼家薅來的,可能是左君弼練習所用。
世襲武將家裡收藏的玩意,材質倒是不錯,元明時期常見的小梢弓樣式,不過應該不是用於實戰的。
但魯錦力氣比較大,倒是也能拉的開,就是當時學習的時候,還鬧出個笑話。魯錦以為是奧運會那種地中海式三指勾弦法,結果人家用的都是拇指勾弦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