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按照叔父(張方平)的提點,他就算是透過了趙官家的初步考驗。
從此成為天子心腹,帝王爪牙。
甚至,躋身為聖主臂膀,社稷輔臣,乃至於將來宣麻拜相,也有可能!
趙官家們,就愛用這樣的臣子,也喜歡將大臣馴服後再使用。
可是……
蘇軾閉上眼睛,孔文仲生前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他和孔文仲,相知相交,情意深重!
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背孔文仲,更不會對孔文仲的兄弟、妻兒坐視不理。
所以,在掙扎再三後,蘇軾最終選擇了,脫下自己的幞頭,頓首拜道:“陛下如天之恩,沐臣微渺之軀,臣感激涕零,恨不能為陛下牛馬走!”
“然……”
“文仲,臣之至交也!”
“臣乞以臣之官、爵、勳、祿,贖文仲之罪!”
說著,他就匍匐在地,一動不動,等待著可能的雷霆審判——蘇軾從自己的弟弟蘇轍處,聽說過對這位少主的評價——主上採漢唐明君之長,而雜祖宗之仁厚。
看著評價很高是吧?
但只要展開一想就知道其中的潛臺詞了——讀過史書的都知道,漢唐的明君們,在其光芒之外的陰影,都有那些?
在這些陰影中,殺戮大臣,清洗朝堂,而面不改色的比比皆是。
動不動就獻祭一個舅舅/老師什麼的更是常規操作。
至於祖宗之仁厚,就更恐怖了!
因為,大宋的官家們在仁厚之外,還有著性多疑、嗜權術、好猜忌的好名聲!
故此,蘇軾在說完之後,也是心驚膽戰,汗流浹背。
他很怕!
怕孔文仲的兄弟、妻兒沒救出來,反而把他自己搭進去,甚至把弟弟也搭進去。
就像烏臺詩案……
為了救他,包括弟弟蘇轍在內的十幾個朋友、知己跟著被貶。
就這,若非王安石出手了,要不是已故的慈聖光獻出面說好話。
恐怕,他和他的親友們的下場,要慘的多!
蘇軾可太知道,烏臺詩案是因何而起的。
因為他的嘴巴!
那一句:汝以有限之才,興必不可成之役,驅無辜之民,蹈之必死之地!
深深的得罪了先帝!
最要命的是——二次回河失敗了。
洪水滔天,流民百萬。
於是,他就成了汴京新報上連載的《三國演義》中的田豐。
立刻就陷入了必死的危局之中!
如今,他再次冒著得罪君王的危險,給故友出頭求情。
而且,是頂著天子多次示好、慰勉和推恩的情況下,在明知道天子欲窮治孔文仲之罪的情況下。
一而再,再而三的求情。
說真的,蘇軾知道,自己這實在是不識好歹!
一旦,龍顏震怒,他頃刻間就要獲罪於天。
良久之後,當蘇軾的後背,都被汗水打溼了的時候。
蘇軾才聽到了,面前的少年天子的冷淡的聲音。
“不夠!”
蘇軾抬起頭,看向站在面前,面色已經極為冷峻的帝王。
他的內心,頓時狂喜起來。
不夠?
意思是加錢就可以了嘍?!
他再顧不得許多,當即頓首謝恩:“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
一位趙官家,居然肯在他再三的冒犯的情況下,原諒他的莽撞,甚至鬆口允許了他的請求。
只要加價,就可以贖孔文仲及其宗族。
這……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更讓蘇軾歡喜鼓舞。
他當即就一邊流著感動的淚水,一邊頓首謝道:“臣,願以此生所獲一切官、爵、勳、祿,贖文仲之罪!”
“還是不夠!”少年天子冷冷的說道。
蘇軾愣住了,只猶豫了一下,他選擇繼續加碼:“那加上臣子孫!”
他如今有三子,長子邁,原配王弗所出,次子迨、三子過,皆小姨子兼續絃王閏之所出。
本來還有個幼子,妾朝雲所生,奈何元豐八年夭折。
這三個兒子,都是孝子,蘇軾覺得,他們肯定不會埋怨自己的。
同時……
蘇軾也反應了過來——雖然說,如今在天子面前發願,將自己及其子孫的一切未來官、爵統統拿出來給孔文仲恕罪。
這算是一種自斬後路。
但,這又何償不是機緣呢?
賣身天子!
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然而,面前的少年天子,依舊搖頭:“還是不夠!”
蘇軾聽著,低下頭去,這下子他就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畢竟,他只能給他和兒子做主。
難不成,他還能把弟弟甚至是朋友們拉下水?
沒有辦法,蘇軾只能頓首懇求:“臣乞陛下開恩……”
便聽著,面前的少年天子說道:“朕本欲重用學士……”
“已命人擬好了,拜學士為開封府諸縣鎮公事的詔書……”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份告詞來。
“奈何,學士卻……”趙煦輕輕搖著頭,一副失望的模樣。
蘇軾見此,頓時泣聲:“臣……臣……萬死!”
他是徹底的被感動了。
開封府縣鎮諸公事,這可是青雲之梯啊!
趙煦見著在自己面前泣不成聲的蘇軾,心中輕笑起來:“今日妥了!”
“蘇子瞻,入吾甕中也!”
“接下來,就看能逮多少人,跟著蘇軾一起去開發海南了!”
這樣想著,趙煦就忍不住為自己的智慧而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