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1030章 打窩

君子論跡不論心。

只要他們能為自己所用,能幫自己做成事情就夠了。

蘇軾也是一般。

恰好,蘇軾除了大嘴巴,愛炫耀外,能力很不錯。

至少,過去三年,他在登州就乾的很棒!

如今,登州已成為京東路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富州,同時也是人口第一,賦稅第一的州!

所以,趙煦微笑著對蘇軾道:“學士,且坐下來,陪朕釣一會魚……”

“諾!”蘇軾也不含糊,拱手再拜謝。

趙煦呵呵一笑,對童貫吩咐:“童貫啊,快給蘇學士賜坐,然後將朕給學士準備好的釣具送來!”

“諾!”

童貫躬身領命後,便帶著人,將一張準備好的釣椅搬到了趙煦左側,略微靠後的一個釣位上。

又將準備好的釣竿、魚線、魚餌以及魚簍送到釣椅旁。

蘇軾謝恩後,小心翼翼的坐到釣椅上,等著趙煦將釣竿拋入水中,他才開始綁魚線、魚鉤,掛餌。

趁著這個功夫,趙煦和他攀談起來:“學士在登州,已有三年了吧?”

“回稟陛下,臣是元豐八年,差知登州,如今已有近四年!”

“時光荏苒,轉眼四年了呀!”趙煦也是感慨了一聲,然後看著蘇軾,真誠的說道:“這四年來,學士在登州,興工商,倡農桑,修水利,濟百姓,可謂是政績斐然呢!”

“不敢!”蘇軾略有得意的拱手:“此皆陛下聖德,臣不過是奉旨意行之!”

趙煦呵呵一笑。

對蘇軾所謂的‘奉旨意行之’,他心裡面清清楚楚是怎麼個事!

確實很多政策、措施,都是趙煦的手筆。

可蘇軾在這裡面也是摻了不少私貨。

譬如說,登州養濟院,以地方公使錢三千貫為本,建造漁船、商船,租賃給商賈,然後拿著得到的收益,作為養濟院的開支這個制度,就是蘇軾的個人意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於是,登州養濟院,收容孤寡老人數百,為其養老、送終。

當然了,養濟院內的待遇,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孤寡老人在其中,只能說是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一日三餐能有粥飯可食,死後能有一副用船廠造船剩下的邊角料打造的薄棺下葬而已。

至於其他的什麼道士和尚唸經超度、祈福,平日的醫藥,都是靠著蘇軾刷臉的免費服務——很多大和尚和牛鼻子,和蘇軾關係都不錯。

這些人看在蘇軾的面子上,才肯免費為養濟院的孤寡老人看病、施藥、唸經。

蘇軾離任後,這些服務就肯定是要收費的了。

此外,登州還拿著地方上結餘的寬剩錢,給船廠下訂單,然後再把造出來的漁船,以每次出海所得魚獲的三成作為租費,租賃給貧困漁民。

這也是蘇軾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下的結果。

“學士不必自謙!”趙煦擺擺手,說道:“說起來,叫學士長期在登州牧民,是朕愧對學士了!”

大宋之制,地方親民官,一任一般二十四個月,最多三十六個月。

但自真廟以來,因為冗官加劇,所以,大多數知州,都坐不滿一任。

通常,能在一地為官十二個月的,就算合格了,吏部會承認其已任滿。

沒辦法——官員越來越多,但差遣卻是有限的。

趙官家們只能透過極限壓縮官員任期,來提高官員輪換速度,爭取做到待闕的官員們,都能輪到一個差遣。

不至於出現有官員,在吏部待闕待到頭髮都白了,也沒等到差遣的悲劇。

故此,像蘇軾這樣,在一個地方,任職接近四年的,在最近百年,屬於是極為極為罕見的例子。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真是趙煦虧欠了蘇軾。

畢竟,知州資序,對蘇軾來說,其實可有可無。

最初,其去登州為官,其實就是張方平和司馬光安排的,讓他走個過場的任命。

甚至,在最初的計劃裡,蘇軾都不需要到登州上任,在路上就會有旨意將其召回。

就像司馬光最初去陳州上任。

這都是象徵性的任命,就是為了給將要提拔的人鍍金,使其具備拜任某個重要官職的資格。

但,趙煦在中間橫插一腳,讓司馬光真的到了陳州上任,也讓蘇軾在登州這一待就是將近四年。

蘇軾聽著,連忙奏道:“能為陛下效命,是臣的榮幸!”

這是實話。

假若司馬光上任陳州,屬於暴露他個人的短板,讓天下人失望。

那麼蘇軾這一任登州,卻是給他大大的加分了。

在他上任前的登州,因吳居厚在京東路可持續的竭澤而漁,於是錢都進了趙官家的封樁庫!

老百姓窮的都榨不出油水了。

那時候的登州,民生凋敝,百姓疲憊,就連官府的府庫都沒什麼積蓄!

而如今的登州呢?

戶口至少翻了一倍,官府府庫,堆滿了黃金、白銀、交子、布帛。

數十個船廠,欣欣向榮,上千艘漁船,停滿了碼頭,三個大型曬鹽場,源源不斷的生產著海鹽。

來自高麗、遼國甚至日本九州的商船,往來不息。

特別是隨著遼、高麗停戰,整個高麗半島和半個日本甚至大半個遼國,都成了登州商品的後花園。

在李資義、耶律琚、耶律永昌等國際友人的幫助下,登州的商船,在今年開始,就可以自由出入遼國、高麗、日本九州的港口,從事貿易。

登州港,於是成為了整個東海、渤海區域最大的商業港和商品集散地。

自然,蘇軾在登州的聲望也就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將來青史之上,蘇軾治登州,恐怕會和西門豹治鄴一樣的傳奇。

於是,蘇軾也就因此,有了拜相的資格!

是的!

他只要再去其他路,任一次路轉運使或者經略使。

回朝就必拜六部尚書/侍郎,然後順理成章的拜任執政,甚至直接宣麻拜相!

當然,這是正常的展開。

但問題是,趙煦知道,蘇軾不可能讓故事正常發展。

就算蘇軾願意,趙煦也不願意!

真讓蘇軾拜相了,他指定會整一個大活出來。

以其性格,搞不好,就是一場黨爭。

到時候,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所以,趙煦微笑著,對蘇軾說道:“朕從來攻必賞,過必罰!”

“學士有功,朕自當賞賜!”

“說吧!學士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賞賜?”

“只要是國法允許,朝廷條貫有的,朕無所不允!”

說著,趙煦就輕輕的掂了掂手裡的釣竿,然後抓起一團放在餌料盤旁邊的酒米,拋入湖面,開始打窩。

他的眼中,也隨之閃現著期待的神色。

他知道的,蘇軾這條魚,肯定會咬鉤!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