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

不時吐出一句:母后辛苦了,又或者深情的道:“母后諄諄教誨,兒銘記在心!”總之,好話又不要錢。

於是,一個下午下來,向皇后是滿心歡喜,不僅僅不覺得有絲毫疲憊,她甚至感覺,哪怕在慶寧宮裡再教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任何疲勞。

這種親自教導兒子讀書的感覺,這種兒子認真聽講,同時關心她的身體,不時的與她耳鬢摩擦的母子溫馨剎那。

讓向皇后如飲仙釀,只覺身輕體盈,飄飄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恍惚中,有時候向皇后看著趙煦那張粉嫩、紅潤、白皙的小臉,會產生一種錯覺。

彷彿是自己那個不幸早夭的孩子,其實並沒有夭折。

他只是被官家,悄悄的養在深宮中。

如今,終於母子相見。

而且,一見面,就好似已經做過了一世母子一樣。

母慈兒孝!

這讓向皇后,哪怕離開了慶寧宮,回到坤寧殿,也一直在回味,也一直沉浸在母子交流的溫馨氛圍中。

於是,這個晚上,坤寧殿裡的皇后,十年來第一次,坐到了梳妝檯前,讓張氏給她梳妝打扮。

同時,向皇后在心中,開始期待,明天在慶寧宮裡的教導。

她已經沉醉在這樣的氛圍中,甚至恨不得永遠停留在這樣的時刻。

不過,隱憂還是在的。

向皇后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的模樣,回憶著下午的教導。

六哥實在是太聰慧了!如今,雖然稚嫩,但已經可以提出很多讓向皇后都感覺詫異和驚訝的問題來。

向皇后感覺,長此以往,自己這個母后,恐怕就要跟不上六哥學習的速度了。

這怎麼可以?

不過,不要緊!

向皇后想起了在閨閣中時,父祖和她講過的國朝舊事。

章獻明肅皇后臨朝稱制時,養育仁廟於膝下。

因章獻明肅皇后忙於政務,所以,仁廟的照顧和撫養,實際上是由楊淑妃,也就是後來的保慶皇太后撫養。

這當然是不可取的!

但,章獻明肅做了另外一件事情,讓向皇后的父祖稱讚不已。

那就是,讓神童才子晏殊,陪伴仁廟讀書。

向皇后想到這裡,就問著身後矗立於帷幕外的嚴守懃:“嚴守懃,如今的皇子閣箋記是何人?”

嚴守懃低著頭回答:“奏知聖人:今皇子閣箋記,當是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

“鄧潤甫?”皇后皺起眉頭,和高太后一樣,向皇后也不喜歡這個曾經深治鄭俠案的大臣。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向皇后比高太后更討厭鄧潤甫!向皇后之父向經,為何後來要去青州為官?

原因就是,他在汴京城裡待不下去了。

為什麼待不下去了?

因為向經被人舉報,他在市場上影占行人,掠奪民財!但,在向經之前的外戚,影占行人是常有之事。

劉家、楊家、曹家、高家,誰沒有做過?怎麼偏偏到了向家就不行了!?你王安石、呂嘉問是在針對我向家吧?

最重要的是,向經因出知青州,染病而死。

向皇后竟沒有來得及見自己父親的最後一面!這讓她和她的兄弟,遺恨至今!於是,鄭俠在向皇后這裡的地位,就迅速躥升。

沒什麼原因,只因為鄭俠讓王安石顏面掃地,替向皇后狠狠的出一口惡氣!如今,聽到昔年窮治鄭俠之罪的人的名字,向皇后要是能夠高興的起來,那才叫有鬼了!

可是,嚴守懃的一句話,卻叫向皇后心中的怨氣,煙消雲散。

“聖人,皇子閣箋記,乃是延安郡王之臣也!”

“故事,國朝潛邸大臣,乃天子心腹,必有大用!”

這話,讓向皇后想起了韓維、李純。

這兩人,都是官家潛邸時的記室參軍,也都深得官家信重!特別是韓維,王安石就是韓維向官家舉薦的!於是,點點頭,道:“汝說得對,卻是吾疏忽了!”

鄭俠只是一個外人。

六哥卻是她的兒子。

孰近孰遠,一目瞭然。

雖然說,鄧潤甫可能從來都沒有見過六哥。

可,他是皇子閣箋記,六哥唯一的潛邸大臣!這就足夠了!於是,這天晚上,向皇后連夜派人,到了慶寧宮,抄錄走了趙煦手中的春秋穀梁傳和高太后的答書。

同時,內宿皇城待命的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被皇后教旨,傳喚到了集英殿。

這一夜,集英殿中的燈火,亮到了子時。

注:影占行人,顧名思義,就是寄託商賈貨物,於自己名下,以此逃脫官府科敷。

什麼是科敷?

市易法之前,官府可以對商人的商品,隨意的進行和買,這就是科敷,現在叫白嫖。

也是賣炭翁裡:一車炭,千餘錢,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梢一丈綾,系在牛頭充炭直的現實寫照。

所以,宋代很多商人為了逃避科敷,將自己的財產和貨物詭寄在外戚高官和內臣名下。

市易法,罷科敷,以免行錢取代之。

當然,市易法的弊端也很大,很多人都知道,這裡不復述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