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替兒子看著,誰還能替她兒子看著?
高太后嗎?……
趙煦睡了大約一個時辰。
他悠悠醒來時,坤寧殿裡已經點起了十幾盞明亮的宮燈。
殿中的香爐,也被人點燃了,檀木的香味,縈繞在鼻尖。
“太子殿下醒矣!”一直侍奉在趙煦身邊的一個女官,見到趙煦醒來,立刻喊道。
“母后呢?”趙煦問著。
“皇后殿下,在福寧殿中與太后娘娘,正聽取群臣奏事!”石得一的身影,從帷幕前出現,他彎著腰告訴趙煦。
趙煦點點頭,從床上坐起來,問道:“朝臣們緣何在如今奏事?”
“卻是御史中丞、侍御史等彈劾左相……”石得一儘量用著平靜的語氣稟報著。
這是立儲後,汴京城最轟動的事情。
左相王珪,被御史臺密集圍攻。
幾乎所有御史,都參與到其中了。
於是,在昨天,左相王珪閉門謝客,同時上表請罪,請求出外。
這是大宋鬥爭的潛規則。
宰執大臣,只要不犯下確鑿的十惡不赦的大罪,不管犯了多大的錯誤,只要他肯上表請罪出外,大都都會點到即止,很少有窮追不放的。
這是士大夫的特權。
不過,王珪犯的事,委實有些大。
最緊要的事,他被人抓了現行!
都堂上,當著其他宰執,當著在都堂屏風後面記錄的中書舍人,居然敢說那種話?
真是老糊塗了!
案發之後,無論是高太后,還是向皇后,聞得奏報,都是震怒不已。
向皇后的怒火,很好理解。
母子一體,王珪不忠於太子,就是不忠於皇后。
高太后的怒意,在石得一看來,就多少有些欲蓋彌彰。
“彈劾左相?”趙煦假作驚訝:“為何?”
石得一對王珪本就沒有好感。
而王珪犯的又是那等大罪,他自然就不可能替王珪遮掩——也遮掩不了。
石得一知道,太子殿下,有他的訊息來源。
劉惟簡、馮景,每天都會來殿前,給這位殿下請安。
他們到了太子面前,太子一問,肯定什麼都知道了。
於是,石得一答道:“啟奏太子殿下,乃是左相日前,都堂妄言:立儲乃是天家家事,外廷不要管它!”
“此言為中書舍人所記,錄入國史歸檔,御史們聞之,群情激憤,皆以為左相‘身懷不測之心,且具亂臣之行’、‘辜負皇恩、妄為人臣’,論罪則當死!”
趙煦聽著,嘴角微微翹起。
論罪當死?
大宋百年來,什麼時候殺過侍制重臣了?何況是宰相!?信不信,真的要殺王珪的時候。
不止是現在在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包括好似恨不得王珪去死的御史臺御史們,都會哭著喊著來求情。
便是那些出知在外的元老重臣們,也都會排著隊來求情。
要知道,現在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韓絳、韓維,甚至王安石都沒有死。
他們能不知道,這個先例萬萬開不得?
死都會保住王珪體面的!
而這些元老的影響力,是足以救下王珪的。
王珪最終,可能只是被貶偏遠軍州。
甚至說不定,能帶一個資政殿學士的頭銜致仕。
趙煦能讓王珪這麼輕鬆過關?
不能啊!於是,他嘆了口氣,假作不懂的問道:“左相為何會說那種話?”
“我記得,父皇曾和我說過的……”
“朝中宰輔,皆大宋文華上科之選啊!”
“會不會,是冤枉了啊?”
石得一聽著,眼皮子跳個不停。
但他能怎麼辦?只能低著頭,緊緊的閉上嘴巴。
石得一知道,太子殿下的話,若落到太后娘娘耳中,肯定是掀起軒然大波!……
“太子果然是這麼說的?”
當夜,當高太后拖著疲憊的身體,在福寧殿東閣的坐褥上假寐的時候。
她驟然聽到了粱惟簡的報告。
高太后第一反應就是搖頭,太子還是年幼啊,太天真了!御史們冤枉了王珪?
這怎麼可能?!中書舍人白紙黑字,記錄的明明白白。
當日在都堂上的宰執,也都清清楚楚的聽到了王珪的話。
他確確實實說了那樣的蠢話!
可是,當高太后沉下心去的時候,她的眉頭就緊鎖了起來。
太子覺得王珪是被冤枉的?若這個事情,草草了之的話,等太子長大了,他會不會懷疑啊?
以太子的聰慧,肯定會懷疑的!
這一點,高太后確信無疑。
所以……
他會調查。
萬一,有奸臣蠱惑……萬一太子真的查出來一些什麼東西……
高太后再也坐不住了。
她知道的,這個事情,必須辦成鐵案!
不然,她百年之後的名聲,就有汙點了!更可能連累她那個最愛的寶貝兒子——雍王!感謝:終於有時間了,打賞的1500點起點幣。
感謝:花田範的錯,書友,打賞的400起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