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

“殿下……殿下……”馮景看著失神的郡王,小心翼翼的呼喚著。

“哦……”趙煦回過神來,看向馮景,假作不經意的問道:“知道是哪位御史提的彈劾嗎?”

現在,御史臺的御史中丞是黃履。

黃履是老臣,是趙煦父皇信任的心腹,也是趙煦信得過的輔弼大臣。

上上輩子,趙煦就曾拜黃履為尚書右丞,為兩府三省的宰臣。

但,御史臺,從來就不可能是某一個人的一言堂。

再加上元豐改制,罷諫院之名,使得過去的諫官系統和御史系統合併。

這讓御史臺中的情況更加複雜。

此外,大宋官家們奉行大小相制,異論相攪的權術手腕,也在御史臺裡摻沙子,這使得御史臺內部的御史們派系越發繁雜。

有些人,不到關鍵時刻,難以知曉其真正態度,更難以知道其真正立場。

馮景楞了愣神,然後搖搖頭:“此非臣所能知之事!”

趙煦點點頭:“我知道了!”

他走到書案前,拿起高太后賜給他的經書,假作讀書,心思卻飄到了遠方。

李憲案是個什麼情況?趙煦心裡面明明白白。

因為,上上輩子,章惇翻案的時候,順手將前因後果給弄清楚了。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裡,少不得用些春秋筆法,牽強附會到司馬光、呂公著頭上。

不過,大體脈絡是捋清楚了的。

假若趙煦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在去年第五次蘭州之戰前,趙煦的父皇下詔,命李憲派人出使青唐董氈、阿里骨父子,命其父子出兵襲擾西夏側翼,以策應蘭州大戰,並要求董氈父子入京覲見。

李憲於是選了一個叫皇甫旦的軍官,擔任出使的職責。

但這個皇甫旦是個膽小怕事的,他出使後,到了青唐境內,遇到了西賊大將青宜結鬼章的阻攔,就不敢前進了——他自己說的,沒有旁證。

但,他回頭就欺騙李憲,說已經見過了董氈,並向董氈曉瑜了朝廷旨意,還說董氈同意了出兵。

李憲據此上報,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李憲發現,這個皇甫旦說謊,於是再次上報了事情。

就這麼一個芝麻大的事情,落到了御史耳中,一下子群情激憤,紛紛彈劾李憲奏報不實,有欺君之嫌疑。

彼時,正值蘭州會戰進入到關鍵時刻。

朝廷一度和蘭州失去了聯絡。

趙煦的父皇,迫於群臣壓力,只能同意御史們討論此事。

但沒多久,蘭州捷報來傳。

大破西賊數十萬,殺傷十數萬,斬首五萬有奇,李憲蘭州城下築京觀。

這個事情自然就此打住。

御史們全當沒有這個事情了。

可誰知道,到了趙煦即位,這個事情又被翻出來炒作。

而彼時的趙煦,只是一個坐在御座上,懵懵懂懂的少年而已。

李憲是誰?熙河蘭會路又在那裡?他一概不知。

甚至都沒有人來跟他解釋這些東西。

垂簾聽政的太母,才是掌握一切權力,擁有最高決斷權的人。

而已經升級為太皇太后的高氏很快就做出了她的決斷。

李憲罷去入內內侍省副都知、武信軍留後,但保留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制置使的差遣,許其戴罪立功。

李憲之下的人,就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跟著李憲十幾年,一直辛辛苦苦的負責熙河路後勤的幕僚們,統統被罷官,甚至被編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