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76章 祀在戎前

趙煦假意想了想,才說:“兒聽馮景說,似乎曾經有一枚佛牙舍利,落在了東府執政手中,後來東府執政將之獻與父皇,父皇命人在供奉大相國寺之中……”“兒想請太母、母后下旨,從大相國寺中請出這枚佛牙舍利,送去熙河路,供奉到寺廟之中!”

“若得佛牙舍利照耀,兒相信,諸多亡魂定能升上極樂世界!”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聽到這裡,完全相信了趙煦要建佛寺為戰歿者祈福的心思。

為什麼?因為歷代官家,都是這樣。

從太宗開始,大宋地方州郡上,那些但凡叫‘資聖禪院’或者資聖寺的寺廟,不要懷疑就是趙宋官家下詔修建,給戰歿者亡魂祈福的皇家寺廟。

譬如真廟時在河北修建的資聖寺,仁廟時在涇原路修建的資聖禪院。

“六哥真是仁聖!”太皇太后讚道。

向太后也道:“娘娘,這個孩子確實是有慈悲心腸!”

於是,對趙煦的決定,非常開心。

但兩宮不會知道,趙煦其實知道,現在那枚佛牙舍利並不在大相國寺。

因為它在很早之前,就被人借走了。

能從大相國寺裡借東西的人,肯定不會是什麼簡單的人。

既然這個人有實力,那麼憑實力借的東西,自然也不需要還了。

然後,這個借東西的人,就將那枚寶貴的佛牙舍利,送給了趙煦的四叔。

嘉王趙覠!

趙覠一開始不知情,開開心心的收了下來。

等他知道,那枚佛牙舍利來歷後,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一塊燙手山芋。

丟也不是,還也不是。

最後,趙覠沒辦法,派人將之送到了京東路的一座千年古剎供奉起來。

趙煦怎麼知道的?因為趙煦在現代博物館,看到了他的好四叔供奉在那座古剎地宮裡的佛牙舍利,也看到了供奉舍利的銘文。

知道了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也知道他的好四叔為了這個事情提心吊膽了好多年。

現在,趙煦給趙覠一個機會,讓他將佛牙舍利還到大相國寺去。

也算是消弭了他的一個心結吧。

不然,天天提心吊膽,實在是折磨!至於趙覠怎麼還回去?那還不簡單?他自己請命做這個迎奉佛牙舍利的差事不就好了嗎?

趙煦相信,這個事情,他不需要去提醒,趙覠也知道怎麼做。

當然了,所謂的佛牙舍利,修建寺廟。

其實也只是一個半真半假的幌子。

趙煦真正要做的,還是讓向宗回和高公紀去當地種棉花!

不過,這個事情就不必和兩宮說了。

兩宮只要知道,她們的好弟弟(好侄子)是去修寺廟的就可以了。

想到這裡,趙煦就又想起了一個事情。

“光靠一枚佛牙舍利,幾個大和尚唸經……還是不夠穩啊!”

趙煦於是對兩宮道:“太母、母后,兒可以再求一個恩典嗎?”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是微笑著點頭:“六哥還要做什麼?”

“兒聽說,今年科舉似乎要再考一次……”

“嗯!?”

“兒聽說,科舉之中有一類士子,似乎是叫特奏名的……”

“六哥想做什麼?”向太后柔聲問著。

“兒在想是不是可以從今年的科舉特奏名進士之中,選一些願意自願跟隨兩位國親去熙河路教書育人之人……”

“給他們一些獎賞……”

“譬如說,若能教出一位能過發解試的讀書種子,便可賞賜個官兒……”

“若能如此,兩位國親此行也能在青史之上留名了!”

這下子,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吃驚了。

因為,這明顯不是趙煦這個年紀可以想到的事情,特別是那個特奏名進士教出一個能過發解試的舉子,就給一個官做的辦法,不可能是小官家想的出來的。

太誇張了!

於是,向太后問道:“六哥為何會有此念?”

趙煦看著向太后,眨眨眼睛,道:“兒看書時看到的!”

“嗯?”

趙煦答道:“父皇留下的御書中,有一份大臣的奏疏……”

“那位大臣,似乎是叫什麼……”

“範……什麼來著?”

“對了!範純仁!”趙煦說道:“範純仁在奏疏中,請在沿邊興學校……”

“兒還看了另外一個叫呂大防和王光祖的奏疏……”

“呂大防言,要在一個叫成都的地方,建立學校……”

“王光祖說,有個叫瀘州的地方,當地百姓都渴望有大儒前去講學,請父皇派些官兒去,實在派不出的話,就派些特奏名也行,王光祖還說了,可以給願意去的特奏名一些獎賞,譬如財帛什麼的……”

“不過兒覺得,財帛恐怕不夠,得給官兒才行!”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頓時面面相覷。

“六哥平時在殿中,會看大行皇帝留下的奏疏?”

趙煦點點頭,睜著一雙無辜的眼睛問道:“兒做錯了嗎?”

向太后緊緊抱著這個乖巧懂事的叫人心疼的孩子:“我兒沒有做錯!”

“母后就是有些心疼你!”

是啊!

她都想象的到,勤奮好學的六哥,每天在殿中讀完書,就開始看那些大行皇帝的奏疏。

他如飢似渴的從中汲取著知識。

他努力的理解著那些晦澀的文字。

同時也在極力的開始分析、大臣們的言論。

最了不起的是——他以赤子之心,記下了那些他覺得不錯的事情,甚至舉一反三,有了自己的想法。

然後在現在,在今天,在她和太皇太后面前提出來!

了不起!實在是了不起!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