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3章 清談

說的天花亂墜,卻都是一些縹緲不沾邊際的廢話。劉道規在蕭文壽的鞭策下也讀過幾天的老子注,但跟他們兩人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能將廢話說的如此頭頭是道,聞所未聞。

偏偏兩人都興趣盎然,越說興致越高,甘之如飴。

話題又從“聖人有情”變成了“聖人物物而不物於物”,恍如繞口令一般……

以他們的地位,會討論一些治國安邦之策,或者針砭時弊,沒想到整整一個時辰,竟一字不提……

劉道規之前讀公羊傳,先秦春秋時計程車人,無不以振興國家為己任,奮發圖強,周遊列國,以求君主重用,施展自己的報負。

到了魏晉,彷彿國仇家恨,國家興亡,與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在劉道規看來,甚至還比不上北方胡人。

氐秦的一代雄主苻堅,革除暴政,主張黎元應撫,夷狄應和,重用王猛、權翼、鄧羌等漢族士人,抑制豪強,使得氐秦一統北國,強勢一時。

雖敗於淝水之戰,但也是北國胡族的一次嘗試,關中興起的姚萇對內提倡節儉,大興儒學,廣建學校,愛護將士,國力不斷增長。

河北興起的慕容垂也重用河北士族,黃河兩岸豪強爭相歸附。

反而東晉雖然贏了淝水之戰,還是一潭死水,暫時沒有北方威脅後,朝政越發混亂。

劉道規心中掠過各種思緒。

不說士族高門,就連劉道規和劉裕、劉懷肅這等寒門,平時得空,也會談論一些天下形勢,前朝得失……

“你便是劉道規?”或許是兩人談的累了,終於發現旁邊還杵著一外人。

“正是在下。”劉道規拱手一禮。

“所來何事?”說話的一直都是刁逵,旁邊的文士一直神色平靜,懶洋洋的望著水池中的游魚,彷彿魚比人更有趣。

刁展滿臉橫肉,全無半點士族的風儀,但其父刁逵卻生的儒雅,面相頗為和藹,長鬚飄胸,風度翩翩,只是語氣有些冷硬。

“為家兄劉裕而來。”

“劉裕?”刁逵一臉茫然之色。旁邊的侍女附耳提醒,方才想起,懶洋洋的揮了揮手,“既是彭城劉氏,以往之事便算了,將三萬錢補上。”

劉道規心中一喜,他這麼說,說明劉裕人還在。

但三萬錢,劉家實在拿不出來……

哪怕劉懷肅、孟龍符一起砸鍋賣鐵都湊不上。

“在下家中實在無錢。”

“無錢,可賣身入籍刁家,彭城劉氏多勇士,汝身強體壯,入我刁氏,過兩年提拔為家將。”刁逵一臉的理所當然。

事情轉來轉去,又轉回去了。

若是入刁家為奴,劉道規何必到處奔走?成了僮僕,就是別人的私物,連後代也是刁家的奴僕……

彭城劉氏好歹也是大漢的後裔,族譜上明明白白的記著,彭城劉氏的先祖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

祖父劉靖好歹也是一方流民帥,兩把環首刀,從淮北一路砍到江左……

母親蕭文壽這麼多年篳路藍縷,竭盡全力想恢復劉家的門第。

入刁家為奴,簡直是愧對劉家的列祖列宗,彭城劉氏的臉面都會被自己丟盡。

“在下雖然家境貧寒,但也頗知大義,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七尺男兒,怎可賣身為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