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了大約半小時後,唐賽兒派出的斥候再次發出警告,前面的路上,已經出現了敵人的先頭部隊。看情況,他們是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匆匆回來救援。人數很多,但是佇列都不太整齊。隊伍裡的旗幟也比較雜,不知道是誰在統領這支援軍。
“我記得前面路上,有個地方,是樹林中開闢的道路。是這邊麼?”唐賽兒立刻問道。
“有麼?”梁老二疑惑道。
“早上,路過這個道路和我們前進的大路的交叉口的時候,嚮導提過一句。”唐賽兒想了想:“說是那邊路最窄,他們縣今年還想徵集人手去修,結果沒來得及,就打起來了。”
“呃……”
其他人對此印象不太深,不知道她怎麼直接記住的。不過斥候剛剛原路跑回來,立刻點頭確認。
“那我們加速,去那兒堵他們。”唐賽兒舉起馬鞭:“能動的人都聽著,現在開始,有多快跑多快。沒問題吧?”
“不管,不管。”梁老二反而立刻搖頭制止道:“剛才劫寨還沒歇過來呢。這要是跑過去,就廢了啊,俺們的馬。”
“廢了就廢了。打完這場,要是贏了,戰鬥也就該結束了;輸了,咱們也用不到戰馬了。”唐賽兒不假思索地說:“趕緊走!”
見她這麼決斷,梁老二等人也不再說什麼,紛紛驅趕坐騎,開始全速往前趕路。
不過,他們的戰馬都是陸續湊的,速度和體力差距很大,更別說很多人也就騎著頭驢。因此,隊伍很快拉開,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縱隊。不過唐賽兒也管不到這麼多,只帶著跑得最快的幾十個人,花了一刻鐘時間,就趕到了目的地。
敵人看起來還有段距離,他們就立刻開始構築障礙。按照當時嚮導的說法,路邊的樹林是近些年才生長過來的,比較好處理,所以他們才準備從這兒開始砍伐。因此,她就派了些人,緊急砍倒幾棵樹,擋在路中間。
後面,其他人陸續也趕了過來,都被唐賽兒趕去挖土,緊急刨出來一道壕溝。時間不足,所以也不指望什麼質量了,簡單把砍下來的木料插在後面,就算是個掩體了。
小讓娜跟著黎利等人趕到的時候,唐賽兒正在親自幹活,頭上纏著個汗巾,跟旁邊計程車兵一起,把一根大木頭搬過來,製作鹿砦。
“嫂嫂,你怎麼也在這邊啊?我聽羅先生的故事裡都說,主將不能親自去施工的。”她連忙喊道。
“我算什麼主將啊,就這點人。”唐賽兒無奈道:“而且你也不要拿故事當例子。誰看著故事打仗啊……”
“故事比較好懂,適合大家入門啊。”小讓娜還挺認真地回答:“我覺得歐洲這邊,軍事常識的普及程度,低得可憐。不止是戰術上不足,戰略思維方面更是很糟糕。甚至,我們好多老傭兵,打了半輩子仗,卻連一點戰略眼光都沒有,既不知道應該先打誰,也不知道應該團結誰。都得一點點教他們。”
“而這些故事,連努爾哈赤都能聽懂。透過講故事告訴大家這些道理,還是挺合適的。”
“行吧行吧。”唐賽兒也懶得和她爭論了。
看她這麼敷衍,小讓娜只好吐了吐舌頭,躲到一邊去了。
唐賽兒經常覺得自己出身很低,眼界也不行,所以才這麼一路吃虧。但在經歷過歐洲生活、從小就在法國鄉村長大的小讓娜看來,唐賽兒的團隊,已經非常豪華了。
在中原,“戰略眼光”並不是那麼奢侈的東西。只要想造反,就總能找到落魄儒生、行醫道士或者遊方和尚,給你講解天下大勢。別管成不成,至少都能縐兩句,告訴你一些大道理。
但是在歐洲,這種大道理,都是很稀缺的。村裡人決定造反,要是沒有個懂行的人帶著,怕是連往哪走都不知道……這都不是比喻,是當年棟雷米村的實際情況。要不然村姑讓娜有個舅舅是當地神父,他們確實連巴黎在東邊還是西邊都不清楚……
這種事情,一下也說不明白。而那邊,唐賽兒還在沉迷幹活,也不理她。
正在這時,又有斥候策馬跑過來,給唐賽兒彙報情況。
“敵人還有兩刻鐘就到了。”她聽完,對眾人喊道:“就佈置到這兒了!有多少用多少吧。都休息下,準備迎敵!”說完,她讓人把頭領們都叫過來,最後開個會。自己先到旁邊坐下,拿起水壺,喝了起來。不多時,就有幾人先趕了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