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第29章 蒙古海賊王(中)

所以,另一邊,為了說服紫帳汗國擴軍,諾夫哥羅德決定增加貢品,以提高說服力。這些貢品是直接交給羅馬官府,實際上是給紫帳汗國的保護費,或者說是軍事成本的主要部分。其中除了皮毛,還包括著名的矛隼。

諾夫哥羅德和特維爾、莫斯科等國,都有大量的養鷹人,甚至發展出了跨國的管理組織,是個很發達的行業。而從愛爾蘭到契丹,整個亞歐大陸上,各國的上層都極其青睞這種動物,幾乎算是一種硬通貨,很有價值。

在明朝,這種猛禽有個可能更讓人熟悉的名字,叫“海東青”。當年沙哈魯與明朝和解,重新納貢的時候,就得到了一隻作為回禮。由此,也可見其流行程度。

由於少了好幾道轉賣的流程,花錢辦事的效率,也比招募傭兵高了很多。商人們認定,這是一種更有利的交易。他們對於這件事,比汗國自己都熱情。

其他附庸國,都寧願多交錢,也不想讓紫帳派兵來。但諾夫哥羅德的商人們,交了錢之後,天天來催“總督”趕緊多派軍人來,尤其要趕緊擴充海軍,顯得十分違和。

但紫帳汗國的水上力量也是有限的。

如今,黑海已經成為羅馬的內海。在帖木兒崛起之後,藉助他們的幫助,紫帳汗國也成功進入地中海東岸,在小亞和敘利亞建立了幾處據點。

航海是運兵和商貿的主要工具,甚至可以說,在這些地方,紫帳汗國就是沿著海上通道擴張的,所以才形成了這種看起來分散,但實際上還算穩固的領土分佈。

為了維持帝國,海上力量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紫帳汗國剛成立的時候,對於水師一竅不通。開國皇帝伯顏帖木兒本人,就是個著名的旱鴨子。當初為了進入巴爾幹,他決定聽從東羅馬教會的建議,率眾加入東正教。教會喜出望外,決定模仿當年的羅斯受洗儀式,讓大家都下河洗一圈,就算完成儀式了。

誰知,大汗伯顏帖木兒帶頭下河時,居然溺水了。大臣郭蓋等人七手八腳給他撈起來,搶救了半天,總算沒淹死。由於擔心傷亡過大,眾人只好婉拒了集體洗禮的儀式,直到現在,都沒完成集體入教典禮。

此事成了紫帳汗國的祖傳笑話,直到這會兒還在流行。據李玄英說,以此為原型的希臘喜劇,都有好幾部。

這也導致汗廷貴人們在“安答戰爭”之後,也無法驅逐宮廷中的希臘勢力。因為汗廷水師很大程度上,依然要依賴他們的參與。

這幾章我多發幾個圖,希望能更好懂一些。雖然儘量試圖用簡單的文字來敘述,但現在看,這種冷門地方還是看圖最直觀。

順便這也不是故意要去科普水字數,因為作為一箇中世紀東歐、西亞歷史背景的搞笑輕小說,我目前的水平,實在做不到完全不提歷史背景……

而且和之前“真正”的科普比,現在這些已經盡力壓縮到最少了。再少,我就怕新讀者真的看不懂了。還請大家體諒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