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錦衣衛開始鎮壓朝堂

第583章 我有操作

裴元一手拉著一個,像個渣男一樣,雨露均霑的對嚴嵩熱情道,“早就聽小弟說起過你,裴某也早知道嚴先生的大才。”

“要是從小弟這裡論,我也該叫一聲姐夫的。”

嚴嵩見裴元這般熱情,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嚴嵩這次過來,乃是仗著目前是在野身份,立場比較靈活,所以跑來看看裴元是何許人物的。

他本以為雙方初次溝通,不免會有些陌生。

這種不近不遠的距離,也正適合他現在身份。

結果沒想到,這裴元竟然像話本里的某個人物一樣熱情。

嚴嵩顧忌多些,不好接這個話,求助般的看了歐陽必進一眼。

歐陽必進雖然瞧見了,但是眼珠子滴溜轉著,硬是沒敢接腔。

嚴嵩只得硬著頭皮笑道,“這肯定是內弟言過其實了,嚴某庸人一個,實在當不得這樣的讚譽。”

裴元笑著扯了兩人落座。

他也不去堂上,而是挨著兩人坐下,口中則悠悠道,“我這智化寺雖然也接受百姓香火,但若嚴先生真是庸人一個,只怕還踏不上這公堂的門檻。”

嚴嵩聞言,臉上雖然容色不變,但也對這傢伙忽然如此無禮,微覺不快。

卻見裴元臉上又笑,“縱然小弟先前有些誇大之詞,但王伯安和我生死之交,總不至於騙我吧。”

王伯安乃是王守仁的字。

王守仁在貶去江西做官的時候,就和辭職回家的嚴嵩時常有些往來。

裴元這話,顯然又是有些套近乎的。

嚴嵩剛進京的時候,就是在王守仁家借住了幾天。歐陽必進為了避嫌,沒敢住進禮部尚書的宅子,這才被霍韜拉了去。

嚴嵩被裴元這變化不定的性情,弄得有些心裡沒底。

只得說道,“想不到千戶和伯安兄還有這樣的交情。我和伯安兄也是有些日子沒見了,這次入京,倒是發現伯安兄的學問越發精深了。”

裴元聞言笑而不語,在這傢伙上門的時候,他就對嚴嵩的來意,大致有數了。

嚴嵩這傢伙,怎麼說呢。

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前期發育時有多猥瑣,他後期跪舔夏言時就有多狼狽。

劉瑾是正德五年被鬥倒的,嚴嵩這傢伙是正德十年,也就是從現在算,三年後,才正式出來做官的。

那麼這個正德十年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為何嚴嵩這個本該在正德五年平反的老六,猥瑣發育了那麼久,才在這個時候果斷出手呢?

因為就是在這時候。

楊一清和楊廷和的爭鬥,出現了一個決定性的變化和一個戲劇性的轉折。

先是楊廷和打的楊一清系潰不成軍,然後楊廷和力推自己的學生靳貴入閣,成為了內閣的第四閣老。

接著,入閣失敗的吏部尚書楊一清不堪其辱,向朝廷屢屢稱病請辭。

此時的內閣陣容,就變為了首輔是楊廷和,次輔是名聲敗壞的梁儲,三輔是老實人費宏,四輔是楊廷和的學生靳貴。

當此之時,楊廷和的權勢,可謂滔天。

一直猥瑣觀察朝局的嚴嵩認為,這局面已經不是一般的清晰了,必須重注出擊!

於是,嚴嵩立刻北上謀求起復。

就在他清晰的team楊廷和的時候,楊廷和陣營再接再厲,又取得了新的成果。

那就是楊廷和在放行了寧王三衛之後,為了辦成鐵案,又果斷地趕走了反對為寧王恢復三衛的大學士費宏。

然而就在楊廷和權勢滔天+1的時候,一件戲劇性的事件發生了。

楊廷和的父親忽然在這一年去世了……

然後,楊廷和只能按照慣例辭去首輔的官職,回家丁憂。

由於同時少了首輔楊廷和以及三輔費宏,內閣中只剩下了毫無威望的梁儲,以及新晉的大學士靳貴。

梁儲就不必說了,因為“梁次攄案”被朝野上下罵成了狗,他能堅持活著,全靠臉皮厚。

那靳貴是個標準的翰林清貴官員。

他的仕途經歷非常的簡單,主要就是擔任詞臣,偶爾遷轉的時候,才在詹事府和太常寺兼任個官職打醬油。

對於朝廷的庶務,不能說一竅不通吧,但也是停留在四書五經的水平上。

而且身為內閣大學士,靳貴缺少最重要的臂助,那就是,能在外朝和他形成呼應的強力七卿。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一個超級弱的文官政府。

然後,屢屢稱病請辭的楊一清身上忽然爆發了醫學奇蹟,當天就樂呵呵的來上朝了。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朝野都認為應該由楊一清入閣,重振朝綱。

這就讓嚴嵩的心態有些崩了。

踏馬的老子苟了五年,結果你們和我玩這個?

你們這麼大的兩個莊家,不會偷偷盯著我吧?

這要是換在五年前,那麼嚴嵩就得羞紅著臉皮,趕緊又稱病回鄉了。

這要是換在十五年後,嚴嵩就會跟著楊廷和一起去守孝了。

但是現在的嚴嵩,仍舊相信自己有操作。

他微微一笑,瀟灑轉身,神情間帶著三分通透、三分決然、三分凜冽和一分的漫不經心。

誰是楊廷和?誰他媽是楊廷和?——team楊一清!楊一清見嚴嵩是自己的江西基本盤,倒也、倒也沒說什麼。

很快,楊一清順利入閣,並且憑藉著良好的名聲和深厚的資歷,壓得梁儲和靳貴不敢多話。

眼看一個新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只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盯上這個最弱內閣的,不但有各派各系的文官勢力,還有早就虎視眈眈的武人們。

一向不和的邊軍和錦衣衛罕見的聯手出擊,在楊一清剛剛坐穩文淵閣的時候,就向他發動猛攻。

那麼在這個時候,楊一清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張永呢?

這時候“弘治舊人”的影響正好退潮,張永和谷大用等人正在紛紛起復。

張永作為帶罪之身,無法直接重掌司禮監,正在北方提督宣府、大同、延綏等地的軍務,根本幫不上楊一清。

偏偏面對武人們對楊一清的圍攻,梁儲和靳貴這兩個弱渣,都揣著手選擇了冷眼旁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