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錦衣衛開始鎮壓朝堂

第580章 如芒在背

蕭韺和陸誾都是發了戰爭財的,能夠拿出大筆銀子。

想要把剩下的額度認購掉,可就不太容易了。

裴元想了想剛才對蕭韺誇下的海口,對陳心堅道,“咱們先回府,我要給谷大用和畢真寫封親筆信,你儘快讓人送過去。”

谷大用也是參與了陽穀分贓的,打底就有六萬多兩銀子,何況他作為西廠提督,還是威風過一段時間的,手裡應該有不少的家底。

畢真以貪財聞名,又是直接和地方接觸的鎮守太監,手中的銀錢應該也不少。

這種有暴利無風險的集資,不難打動這兩人。

陳心堅忍不住問道,“千戶,我有些想不明白。既然等司鑰庫奏摺一上,寶鈔的價格就會上漲,那咱們何必再便宜外人?”

“咱們的人在七大稅關收購了大量的寶鈔,就算司鑰庫奏摺沒上,也把寶鈔的價格買高了兩成。”

“其他地方雖然也有不少寶鈔,可只要朝廷重啟寶鈔的事情傳開,那麼寶鈔的價格就會應聲上漲。”

“就算有人想要從中獲利,除非他們收集寶鈔的速度,超過訊息傳播的速度,不然根本就得不了多少好處。”

“千戶手中有這麼多寶鈔,到時候慢慢出售,一定能賺的更多。”

裴元聽了此言,卻不見有什麼輕鬆,而是輕笑道,“話可不是這麼說。事情真要是這麼簡單,大明寶鈔就不會跌到幾十貫才能兌換一文了。”

“寶鈔到底值幾個錢,不是紙上的數字能決定的,是人們心裡的數字決定的。”

“若是利令智昏,貪圖暴利,很可能承受難以估量的損失。”

陳心堅聽得一驚,連忙問道,“莫非,這裡面還有什麼變數?”

裴元沉默片刻,悠悠說道,“心堅,你覺得這次的司鑰庫上書,是什麼人推動的?”

陳心堅想著自己從裴元那裡聽來的隻言片語,試探著問道,“要麼是那些想要重振大明寶鈔的人,要麼是想要趁著寶鈔價格走高,藉機圖利的人。”

裴元笑了笑,倒也點了點頭,“有可能,但也不全面。那你覺得,會是哪些人想要重振大明寶鈔?”

陳心堅聞言,腦海中閃過幾個答案,只是還有些吃不準。

就聽裴元繼續道,“大明的寶鈔,主要是用於朝廷的開支。這其中最大的兩塊,一個是官員的俸祿折色,一個是軍隊的軍餉和賞賜。這也是隨著寶鈔大幅貶值,官員和軍戶漸漸苦不堪言的主要原因。”

“朝廷為了讓發行出去的寶鈔流通,也為了回收寶鈔,建立了幾大稅關,允許商人以寶鈔繳納商稅。而且還讓百姓在購買食鹽的時候搭配一定額度的寶鈔。甚至還允許官員和百姓繳納罰款贖罪的時候使用寶鈔。

“前些時候,劉瑾惡政免了百姓購鹽時需要用寶鈔額外繳納的戶口食鹽法,就是一件加速寶鈔貶值的大事。”

陳心堅聽到這裡,忍不住問道,“要是這麼說,那是不是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官員和軍隊作為寶鈔的最大持有者,和寶鈔貶值的最大受害者,他們應該是寶鈔的支持者?”

“這次的司鑰庫上疏,莫非是有朝廷和武官勳貴在背後支援?”

裴元卻搖頭,“恰恰相反。這些大明寶鈔的受害者,也是最希望寶鈔死掉的人。因為他們已經對寶鈔失去了信心,更希望徹底廢棄寶鈔。”

“因為廢掉寶鈔之後,朝臣就可以理所應當的要求朝廷以其他方式,彌補寶鈔折色的俸祿。”

“所以,三楊執政的第一年,朝廷就廢除了白銀禁令,取消了寶鈔唯一的貨幣地位,允許商人在交易中使用白銀。”

“現在流通的寶鈔,主要是洪武、永樂年印製的,就連宣德年間的寶鈔都十分罕見,更遑論成化、弘治了。”

“只不過,廢除寶鈔的行動沒這麼順利,直到今天,寶鈔仍舊還在半死不活著。”

陳心堅想了想,說道,“這麼說,背後推動司鑰庫上疏的人,應該和咱們一樣,只是試圖從中撈一筆的。”

接著又有些不解,“若是如此的話,大家的目的相同,更應該合力的把寶鈔的價格做起來才是。”

“而且這些人肯定想不到還有千戶黃雀在後,未必會急於出貨,說不定,還能讓他們為千戶做了嫁衣。”

裴元聽了,原本那慵懶和緩的目光,卻慢慢變得鋒利起來。

他淡淡道,“原本我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本千戶這些天忽然想到了一個最壞的可能。”

“這種最壞可能性,讓我如芒在背,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全力應對!”

“所以本千戶才必須要立刻壁虎斷尾,捨棄大筆的利潤,籌集白銀準備迎戰!”

陳心堅聽到這裡,悚然一驚。

原本他還以為這是一次輕鬆的收割,能夠藉著這個機會美美的賺上一筆利潤,但是看裴元這如臨大敵的態度,讓陳心堅也緊張了起來,“千戶的意思是,這其中還有變數?”

裴元沉聲道,“我懷疑這次重啟大明寶鈔,很可能是那些見不得大明寶鈔好的人做出來的。”

陳心堅聽得一愣,不解的問道,“這怎麼可能?若是敵視大明寶鈔,為什麼還要特意讓司鑰庫上疏,讓朝廷再次允許徵收大明寶鈔?”

裴元不由想起了之前的那樁事,微微冷笑道,“那就另有緣故了,以前我還沒有把這兩者關聯起來,只是我最近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說完,他轉開話頭問道,“你可知道朝廷為什麼在正德五年,暫停在幾大稅關征收寶鈔,轉而徵收白銀嗎?”

陳心堅對這個問題並不陌生,很機敏的答道,“那是因為朝廷為了平定劉六劉七的叛亂,急需儲備大筆的白銀,以做應對。”

裴元點頭,“不錯。”

“劉瑾當政的時候,透過查貪、查虧空,短短兩年多,就讓各地補上來了三百萬兩銀子的差額。為了平亂,朝廷也臨時在各大稅關征收白銀。”

“可是這些銀子,在平定霸州叛亂的時候,被揮霍一樣,消耗殆盡。”

“別人對此可能不清楚,但本千戶心裡是有數的。太倉銀的存量已經到了一個很微妙境況了。”

“這個存量應對朝廷的花銷,應該是有些富餘的,但是一旦出現什麼變故,朝廷有什麼用錢的地方,肯定會捉襟見肘。”

“這件事我之前就留心著,只是還未得到什麼頭緒。”

“前些天,我在琢磨大明寶鈔的事情,忽然就有所感觸,把這兩者關聯了。”

說著,裴元給出了那個要命的判斷,“太倉銀被放血之後,若是再斷了白銀流入的口子,事情不是做的更徹底嗎?”

陳心堅忽然一個激靈,“所以,千戶認為,司鑰庫上疏的主要目的並非是為了大明寶鈔,而是有人意在太倉,想要截斷太倉銀的流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