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還是向東都有道理,確實比較難以取捨。既然不好選,那就得仔細比較之後才能分出優劣。
先說說西邊吧,哈薩克、布哈拉、波斯、奧斯曼、阿拉伯半島上的諸多部族、還有埃及等國,在朕眼中都有兩個共同點,宗教和環境。
它們全是伊斯蘭教國家,且國土中存在大片戈壁荒漠,百姓多為牧人,逐水草而生。這樣的地區最難推廣同化政策,即便打下來也難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有效統治。
諸位愛卿,光版圖大並不能讓治下百姓溫飽,如果選擇不好還有可能成為累贅。朕知道,私下裡有不少人說朕市儈,總以商賈的心思衡量國家大事。
他們說的沒錯,朕就是愛算賬,無論治國還是作戰必先算一算。有利可圖才會全力以赴,明知道要賠本,肯定會盡量避免。
但這不是朕天性小氣,沒有大胸懷,不能成大事不拘小節。而是朕所處的位置要為千千萬萬百姓算計,若是也大手大腳,像漢武帝那樣追求個人威名,百姓們可就慘了。
就算朕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帝王,治下卻還有諸多百姓吃不飽飯、穿不起衣,那不成最大的笑話了?難不成朕要躲在宮裡整天聽天下太平的奏報,才能使內心平靜!
自欺欺人的事朕是做不來的。至今為止,朕也沒想出能養活西邊諸國千萬百姓的辦法,所以向西不是好選擇。
那再看看東邊,美洲大陸就像個葫蘆,兩頭大中間細,為了好記,朕擅作主張把它分成了上中下三個部分。北邊這塊大的叫做北美洲,中間細的地方叫做中美洲,南邊又膨大的這片叫做南美洲。
差不多有近二十年了吧,總參謀部對美洲西海岸和部分內陸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三百公里範圍內大致有了些眉目。
先來看北美洲,最北邊太過寒冷不適合居住,暫且不做評判。從北緯45度往南氣候比較溫和,且降水量適中,只要做好灌溉系統,發展農業的潛力還是很不錯的。
除了農業之外,那裡還有豐富的木材和礦產資源。比如這裡和這裡的金礦,這裡的銀礦、銅礦和鉛礦,儲量都非常大。
這一片的山地上生長著非常高大的杉樹和橡樹,兩三個人環保稀鬆平常,是發展造船業的重要基礎。用不了二十年,當地造船廠就能在滿足自用的前提下,每年為本土提供十數艘大型戰艦。
下面再說說南美洲,杜都督率領遠征軍打下來的秘魯總督區就是南美洲靠近太平洋一側的部分土地。
它的面積差不多是當年兩京十三省的2倍之多,靠近赤道的地區氣候與南洋類似,原始森林密佈,常年高溫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