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1459章 心不在焉

“熊文燦,朕向你打聽件事,能否如實相告?”皇帝沉默了幾分鐘才開口,可是驢唇不對馬嘴,和剛剛發生的事兒與戰報都毫無關係。

“臣定當如實相告,絕不敢有所隱瞞!”

雖然不理解,但熊文燦還是很乾脆的給出了答案。有道是身正不怕影子歪,這些年不敢說兩袖清風,但也絕無貪腐朋黨之事,不怕查。

“你家裡可曾入股了企業、商會?”

“……回稟陛下,按新大明律,有資格參加御前會議的官員,除了享有津貼之外本家不許經商。臣自打上任通政使,每年都會派人去家中探查,從未發現有人違背。”

這次熊文燦猶豫了,但不是心虛,而是詫異。按說這種話不該由皇帝來問,東廠是沒了,可顧問處和錦衣衛都不是吃素的,再加上那些神出鬼沒油鹽不進的小太監,百分百監控全國官員辦不到,想知道京官的動向還是不難的。

在這方面真不能說景陽皇帝不近人情,修訂新大明律的時候,按照楊漣和真憲時的意思,就該一刀切禁止官員和官員家族經商,從源頭堵死官商勾結這條路,來個一勞永逸。

然而景陽皇帝在御前會議上當著眾大臣的面把已經多數透過的提議給否了,給出的理由特別誅心。皇帝說根本沒有官員能做到,也無法執行。

與其廢了半天力氣弄出來一堆不切實際的律條,最終成為互相攻訐的政治工具,不如提早退一步,弄點能執行且符合人性的出來。等到將來哪一天不適合現狀了,馬上再根據當時的情況修改。

最終在新大明律中也沒有禁止官員經商的條款,只是規定官員和直系不能直接經商,家屬經商需提前向稅務部、戶部和錦衣衛報備。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有資格參加御前會議的朝廷重臣,本族之內全不能經商。然而這些官員也不會吃虧,皇帝在很多年前就搞出來一個廉政基金,專門投資大型企業、礦山、種植園。

每名朝廷重臣都有一份乾股,不用參與經營,到了年底會拿到相應的分紅。這筆錢真的不少,比很多中下級官員家屬經商的收入還高。而且隨著廉政基金入股的產業越來越多,每年都有不小幅度的增長。

皇帝的本意就是高薪養廉,用比較高的收入,讓朝廷重臣能把注意力從掙錢上挪開,更多用於工作。

但皇帝又不願意拿百姓的稅收去給官員發太高薪酬,這才搞了個基金。名義上是由皇后掌管,實際操作者叫朱雀,正兒八經的皇親。

不過這筆股份可不是終身的,它不跟著人走,而是跟著職務走。也就是說誰坐在這個位置上誰就拿這筆分紅,致仕了、調職了、被撤職了,對不起,分紅立馬不給了。

這麼做也從一定程度上鼓勵朝廷重臣珍惜當下、幹好工作,併成為防火牆,不是特別巨大的誘惑,一般情況下沒法穿透這堵牆,孰重孰輕很容易選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