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1461章 何不乘勝追擊!

有了袁應泰這樣的老臣帶頭,場面立馬活躍了起來,很多大臣盯著地圖面露喜色。如果真能有此版圖,除了皇帝居功甚偉,必然成為千古一帝之外,他們這些臣子也肯定能流芳千古,被後人所津津樂道。

然後就有第二位站了起來,戶部尚書孫元化在袁應泰的基礎之上又發揮了下,從經濟角度闡述了大軍西進的諸多好處,並預言了之後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的戰略態勢,聽上去頗具長遠眼光。

“奧斯曼確實是心腹大患,不把它除掉怕會養虎為患。只是俄羅斯乃苦寒之地,如陛下所言,納入我大明皆為明人,朝廷就要一視同仁。路途如此遙遠,怕是難以照顧周全啊。”

第三個發言的是禮部尚書楊嗣昌,他原則上同意前面兩位同僚的建議,只是對攻打俄羅斯有些顧慮。好歹也幹了這麼多年外交工作,對當地的風俗人情比較熟悉,不認為能快速同化。

“譚副參謀長,總參謀部對此有何見解?”

連續三位重臣發了言,可皇帝連一點表情都沒有,這讓想附和的大學士李如樟心裡不由得開始打鼓,乾脆把要說的話嚥了回去,想再聽聽軍方的意見。

“……在總參謀部之前的計劃中沒有大舉西進的預案,此時我也不贊成繼續西進,原因有二。

第一是後勤方面的。眾所周知,軌道馬車只修到了哈薩克和布哈拉汗國境內不到百公里,用來支援防禦作戰勉強夠用,卻無法滿足大軍西進的需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明軍作戰不論進攻還是防禦全都依靠火力兇猛,若是出現彈藥不足的情況,戰鬥力必將大幅下降,非常危險。

第二就是天氣和環境問題。從哈薩克汗國再向西,沿途幾千裡多是荒無人煙之地,夏日道路泥濘蚊蟲肆虐,冬季大雪封路土地如鐵。

從布哈拉汗國進入波斯也差不多,當地極度缺水,且山脈連綿,沒有適合大軍通行的道路。想修建軌道抵達俄羅斯和奧斯曼難如登天,僅靠駝隊運輸輜重損耗倍之,效率不足十分之一,成本太高了。”

譚不明就坐在地圖對面,眾大臣爭相發言時他卻盯著地圖愁雲滿面。此時被點了名,才不情不願的站起來,遲疑了片刻,轉身從一名機要參謀手中接過資料夾,開始照本宣科。

“譚副參謀長,陸地上不好運輸,從海上是不是要方便些?”聽到乘勝追擊的建議要被總參謀部否定,教育部尚書馬保國忍不住出言質疑。

在他看來,這些困難都是藉口,不是不能克服的。大明海軍這麼厲害,根本用不著修軌道。陸地上大軍走到哪兒,只要能找到靠近海邊的港口輜重自然不是問題。當年皇帝率軍西征大馬士革的時候,不就是靠海船滿足了後勤補給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