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1471章 戰爭後遺症2

其實就算有合法繼承人,這時候繼位也是個苦差事,保不齊還要命。原本很強大的奧斯曼蘇丹國自打招惹了大明帝國之後,就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國力損耗很大。

這次穆拉德四世的豪賭,把最後一點家底也給輸光了。在法奧港作戰的近衛軍團已經拒絕再服從蘇丹的命令了,不想再像綿羊一樣被一群群打死。如果繼任者處理不好這群軍人的訴求,保不齊會被反戈一擊。

在關乎國家存亡的時刻,往往會有個女人站出來。比如唐朝的武則天、埃及的女王克里奧帕特拉、英國的女王維多利亞、俄羅斯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以及法國的聖女貞德、中國的花木蘭等等。

不出意料,在奧斯曼蘇丹國群龍無首之際,又一個女人勇敢的站了出來要力挽狂瀾。她叫柯塞姆,是慕拉得四世的母親,也就是奧斯曼蘇丹國的太后。

太后干政本來不太容易,各地貴族如果不支援,分分鐘會被趕下臺。可這個時機挑的比較好,根本沒人樂意接爛攤子。而柯塞姆也聰明,她沒說要垂簾聽政,而是打出了一張誰也沒想起來的底牌,易卜拉欣王子!

前面說過,穆拉德四世登基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誅殺兄弟,凡是一個爹生的兄弟,不管母親是誰一律弄死,這樣就沒人能和他爭奪蘇丹頭銜了。

想的是挺好,執行的也比較徹底,可惜他沒算到自己27歲就會死,而且連個兒子也沒來得及生。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忘記了,穆拉德四世實際上還有個弟弟活著,名叫易卜拉欣.本.艾哈邁德。

他和穆拉德四世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為什麼沒被除掉呢?三個字,精神病。易卜拉欣從小精神就不太正常,後來目睹了兄弟們被一個個幹掉,精神上壓力過大直接就瘋了。

穆拉德四世只是為了保住蘇丹位置才對手足下手,既然易卜拉欣瘋了,也就失去了繼承權,沒必要趕盡殺絕。於是就把親弟弟軟禁在王宮裡,一下子關了十多年基本沒露過面,所以被絕大多數人給遺忘了。

但柯塞姆太后沒忘記這個親兒子,在穆拉德四世暴斃之後,馬上就提出讓易卜拉欣繼位,並得到了貴族們的擁護。只是易卜拉欣的神經狀態暫時無法執政,這才由柯塞姆太后幫忙,實際上就是垂簾聽政。

做為奧斯曼蘇丹國的近鄰和勁敵,波斯也沒閒著。眼見著一世仇敵和對手突然撒手人寰了,薩菲沙赫不由得孤單寂寞冷,感嘆從此之後再無對手,索性也去下面繼續當敵人吧。

就在穆拉德四世暴斃後的第十天,波斯薩菲沙赫也在伊斯法罕的阿里卡普宮裡一命嗚呼了,據說是被一條毒蛇也咬了,死於睡夢之中。至於說王宮臥室裡有沒有毒蛇,這事兒外人就沒法指手畫腳了。

根據海軍統計司的密報,薩菲沙赫死因確實是中毒,但不是蛇毒,而是鴉片。波斯地區自古就盛產罌粟,很多貴族都有吸食鴉片的習慣。但這次薩菲沙赫吃的有點多,同時還喝了烈酒,手段很像自殺。

不過海軍統計司認為自殺的可能性很低,因為在兩天前薩菲沙赫還召見過阿巴斯港的郭利汗,向其詢問與大明緩和關係的可能性與具體步驟。

既然已經想投降了,也已經為投降開始準備了,為什麼突然又要自殺呢?太不符合邏輯了,所以他殺的可能性更大。

可到底是誰謀殺了薩菲沙赫,海軍統計司也提供不了確實證據。他們只是有個推測,按照誰受益誰有動機的原則推理,薩菲沙赫的妻子是第一嫌疑人。

薩菲沙赫的兒子當時只有6歲,如果薩菲沙赫死了,肯定是由這個兒子繼位。可6歲的小孩子根本管理不了國家,就得由薩菲沙赫的妻子、新任小沙赫的母親來攝政,或者叫垂簾聽政!

這時候肯定會有讀者要問,奧斯曼蘇丹也是垂簾聽政,為什麼不懷疑柯塞姆太后是兇手,新手殺死了兒子穆拉德四世呢?

問的很對,確實有這方面的可能。但經過對現有材料的詳細分析推理,穆拉德四世的死對柯塞姆並沒有太大好處。萬一近衛軍團和貴族們不願意讓一個瘋子王子繼位,柯塞姆可能還會面臨很大危險。

而薩菲沙赫的妻子可汗姆獲利的可能性就太大了,她不光把親生兒子推上了沙赫位置,本人還成了攝政太后。在權力慾望方面是不分男女的,許男人為了權力殺父弒兄,就得許女人為了權力謀殺親夫。

那可汗姆做為王后有能力在殺了丈夫之後大權獨攬嗎?波斯貴族們難道都是笨蛋嗎。關於這個問題,海軍統計司也給出了比較詳實的證據,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民族。

安娜.可汗姆不是波斯人,她出生在亞美尼亞。在16世紀到17世紀這段時間裡,亞美尼亞人對奧斯曼人非常恨,因為經常捱揍。

穆拉德四世在決定與奧斯曼人開戰前,為了拉攏更多支持者,就用聯姻的方式拉攏了亞美尼亞貴族,讓他們出人又出錢與奧斯曼人死磕。

可是穆拉德四世沒有堅持如一,在這次的世界大戰中放棄了原來的訴求,轉而與奧斯曼人和平共處了,並打壓了堅決要和奧斯曼人戰鬥到底的亞美尼亞貴族,這就埋下了禍根。

如果穆拉德四世的策略是對的,亞美尼亞貴族們就沒機會翻身了。然而事實證明穆拉德四世不光錯了,還大錯特錯,並因此要遭受大明帝國報復。

然後亞美尼亞貴族們就有機可乘了,藉著與大明帝國修復關係的說辭幹掉穆拉德四世,恐怕也是一部分波斯貴族的想法。

畢竟空口白牙的與大明交涉太沒誠意了,換個與奧斯曼蘇丹國不共戴天的沙赫掌權更符合大明帝國利益,也就更好說話了。

到底波斯內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大明帝國又是什麼態度,歐洲人真顧不過來。他們更在意的是另一個國家的反應,沙皇俄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