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家族,從西域開始崛起

第320章 娶我李驍的妹妹,你兒子也配?

有需求的時候才會去找她們。

“原來如此。”

李靈陽淡淡應著,心裡卻像被什麼東西硌著。

昔日的皇妃如今成了同輩的侍妾,而自己這個公主也成了別人的妾室,這般落差讓她鼻尖微微發酸。

呂妃與賀屯妃見她神色落寞,便識趣地轉了話題,說起宮裡的花草景緻,句句都揀著輕鬆的話說。

李靈陽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目光落在窗外的宮牆上,只覺得這紅牆之內,無論換了誰做主,終究是座牢籠。

克夷門外,塵土飛揚,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在緩緩前行。

十戶為一什,五十戶成一隊,拖家帶口的百姓們像一條長龍,向著遼闊的北方大地緩緩挪動。

準確的說,這些都是難民。

興慶府糧食短缺,養活不了這麼多人,便只能去北邊討生活,畢竟北疆軍可是許諾到了漠北便分草場、支援墾荒,租稅還很低。

再加上北疆軍的強制要求,這些百姓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不得不北上。

而相比於普通的難民,這些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有著嚴密的組織性。

萬戶、千戶、百戶、都尉、什戶~

這一套北疆軍方管理架構的建立,保證了這支隊伍命令的高效執行。

再加上連坐制度,以及沿途的物資保障,能讓大多數難民抵達漠北。

而在不遠處的高地上,一支武衛軍騎兵靜默佇立。

十名北疆將領正對著李驍躬身行禮,準備辭行。

他們正是這支移民萬戶軍的萬戶、副萬戶和千戶,原本都是六鎮的中層軍官,如今陸續轉業成為地方官員。

六鎮向來一個位置一個坑,沒有大規模擴軍時,千戶、萬戶級別的將領極少有調動機會。

這些立了功的百戶、副千戶們,在晉升無路時轉做民戶官員,倒也是條好出路。

眼下北疆遍地缺官,軍官轉業還能連升三級,日後待地方官額飽和,才會漸次降為升兩級、一級,乃至平級。

畢竟六鎮最易立功,一場仗打下來,能冒出不少百戶、副千戶甚至千戶。

這般轉業機制,正是為盤活六鎮上升渠道,激將士們奮勇爭先。

“大同府的第一批糧食正在透過水路運往斡羅孩城,你們到了之後即刻派人接收,務必保證每一戶百姓每日能領到果腹的口糧。”

李驍的目光掃過面前的將領們,沉聲道。

“河西商行已在漠北大量收購羊皮,簡單製成羊皮襖,你們沿途要按人頭分發給百姓保暖,儘可能的減少凍斃的事情發生。”

“另外,窩魯朵還有二十多萬只牛羊,到了那裡找衛軒接收,按戶數租借給各戶,讓他們冬天至少能喝上幾口羊奶。”

“到了駐地,立馬安排人割冬草,收集苜蓿草種子,開春就大面積播種,建專門的苜蓿草牧場。”

“眼下沒那麼多帳篷,就讓百姓挖地窩子,雖簡陋但能擋風禦寒,先熬過這個冬天再說。”

李驍叮囑了很多,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更多的百姓在漠北生存下去。

萬戶魯大壯微微撫胸,甕聲甕氣地回應:“大都護放心。”

“末將跟隨您打了這麼多仗,這點事還能辦不妥?”

“行軍途中的吃喝住用,末將心裡都有數,定不會讓百姓遭太多罪。”

“去吧。”李驍擺了擺手。

魯大壯帶著千戶們撫胸行禮,翻身上馬,沿著隊伍邊緣疾馳而去。

李驍佇立在原地凝望,內心翻湧著複雜的情緒。

這些遷徙的百姓,既是北疆未來的根基,也是沉甸甸的責任。

只要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紮根,漠北的版圖才能真正穩固。

送走了魯大壯這支萬戶移民,李驍翻身上馬,帶著親兵前往興慶府周圍的田野巡視。

興慶府周邊的良田曾是夏國的立國根基,肥沃程度不亞於河西走廊,往日裡全被王公貴族、田主豪強霸佔。

如今這些土地盡被北疆軍徵收,正在重新分配給了留下的百姓。

恰逢秋種時節,田埂上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租好地的百姓們挽著褲腳,在地裡揮著鋤頭翻土、播種,汗水浸溼了衣衫也渾然不覺。

想到明年夏天收穫時,自己能留下六成糧食,所有人都幹勁十足。

李驍騎馬慢悠悠的走著,看著眼前這幅生機勃勃的景象,滿是欣慰。

民以食為天,只要把土地的問題解決好,百姓們能安居樂業,興慶府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巡視完耕地,返回行營的路上,李驍收到了兩道來自龍城的信件。

一封是蕭燕燕派人送來的,另一封則是錦衣衛呈上來的。

他先拆開了錦衣衛送來的信件,上面是一行行小巧秀氣的契丹文字,一看便知出自女子之手

正是舒律烏瑾所寫。

信中說,她生下了一個兒子,五斤六兩,身體健康。

還說已經給孩子取好了名字,叫蕭玄策,不日便準備返回陰山,對外宣稱這是她領養的孩子,立為蕭家的嫡子,日後繼承蕭家遺澤。

舒律烏瑾有身孕的事,知曉者寥寥無幾。

李驍安排她在遠離眾人視線的地方養胎、生產,此前就曾向李驍透露,想讓這個孩子姓蕭。

李驍說過,願意納她進門,給她和孩子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

畢竟按照草原規矩,她這個寡婦本就可以再嫁。

可舒律烏瑾卻執意不肯,她說那意味著要和蕭家斷絕一切,重新開始,而她對蕭思摩用情至深。

李驍捏著信紙,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女人,真是夠“渣”的,把自己當成借種的種馬,事了之後就一腳踢開。

但他也清楚舒律烏瑾性格倔強,既然她意願堅決,不進李家的門,自己也不好硬來。

否則傳出去,只會成為整個北疆的笑話。

“罷了。”

李驍在心中安慰自己:“這兒子就當是隨嫡母的姓了。”

等蕭玄策長大,李驍會封他個有名無實的逍遙王爺,就像宋國的柴王那樣,一輩子衣食無憂,也算是盡了一份做父親的責任。

他將信紙摺好收起,隨後又拆開蕭燕燕送來的信。

信紙開篇滿是家常暖意,蕭燕燕細細寫著孩子們的近況:祖父祖母身子骨還算硬朗等等。

翻過兩頁,筆鋒轉向龍城公事。

作為留守主母,蕭燕燕在李驍出征期間全權處理北疆大小事務,從戶籍登記到商路疏通,樁樁件件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錦衣衛的密報早已將這些情形呈報給李驍,李驍也很放心。

蕭燕燕揀了些要緊事細說:新鑄的兵器和火炮已透過商隊運往河西,用以補充北疆軍在夏國作戰的損耗。

金州、大漠和西州已經做好了接收更多移民的安排,大漠工廠又建立了多所,武備學堂又興建了兩座等等。

直到信的末尾,才提及西遼使團的事情。

“王廷使團已抵龍城,妾身親自接見了耶律直魯古的使者。”

蕭燕燕的字跡透著幾分審慎,“對方言辭懇切,卻藏著算計。”

李驍的目光微微一沉。

信中說,耶律直魯古竟想替他的兒子求娶三鳳為妻,還承諾三鳳將是遼國未來的皇后。

願與北疆永結兄弟之好,封李驍為“北疆王”,發誓永不干涉北疆內務。

“求親?”

李驍臉色黑了:“這隻老狗,想的倒是美。”

他太清楚耶律直魯古的算盤了。

不過是打不過北疆,怕北疆軍再次西征王廷,影響了對古爾王國的戰事。

才來示好承認北疆獨立,想用聯姻綁住彼此。

對方還提出要與北疆大宗貿易,購買棉布、鐵器、火器,承諾這些東西絕不用於北疆,只用來進攻南方的古爾王國。

甚至畫了個“北疆經略東方,遼國向西拓展,共分天下”的大餅。

李驍看著這些話,氣得發笑。

這老東西怕不是沒睡醒。

三鳳可是他唯一的親妹妹,從小到大疼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捨得讓她嫁去那麼遠的地方?

他李驍的妹妹,豈需要用政治聯姻來換取和平?

更何況耶律直魯古的兒子算什麼東西?

最出色的耶律制心,在李驍眼裡也不過爾爾,資質平庸,還不是被他斬在了陰山?

至於其他兒子,怕是跟耶律直魯古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廢物。

歷史上能被屈出律輕易篡國,可見這群人的能耐有多低下。

“虎妹豈能嫁犬子。”李驍低聲斥罵,眼中滿是嘲諷。

什麼北疆王?

他李驍需要別人來封?

北疆早已是事實上的獨立王國,只差他一聲令下便可稱王建制,耶律直魯古這是想用虛名來拿捏他,簡直痴心妄想。

至於棉布、鐵器和火器的貿易,更是想都別想。

遼國正與古爾王國交戰,十有八九打得不順,才想借北疆的利器翻盤。

可若真讓他們得了火器鐵器,打敗古爾王國後,用對方的人口財富充實自身,轉過頭來攻打北疆,那才是養虎為患。

“耶律老狗打得一手好算盤。”

李驍將信紙重重拍在案上:“真當我李驍是傻子不成?”

他的心中已經有了盤算,夏國的戰事雖已近尾聲,明年或許還會有大動作,但收拾王廷,不過是時間問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