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張照片,不少人淚流滿面,看到這些人的模樣,候車廳內氣氛躁動起來。
“同胞們,同胞們,我來唸文章!舊關戰鬥歷經六天,十三號日軍七七聯隊先頭部隊偷襲我娘子關防線舊關陣地,千餘守軍陣亡,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奔赴前線,親自指揮,我中華將士以血肉之軀面對日寇槍口和炮火,死戰不退,黃紹竑將軍流淚喊出‘不要傷亡數字,只要舊關’。”
這時,一名戴著眼睛的年輕學生站了起來,把行李放到,高高站起,手握報紙向四周人群呼喊,大聲念出文章內容:“我26路軍將士前仆後繼,在八路軍129師炮兵部隊火力支援下成功開啟舊關大門,最終以八千人傷亡代價全殲日軍七七聯隊四千二百人,繳獲一把聯隊指揮刀、四門完整九二式步兵炮、三八式步槍三六百餘支,彈藥若干……”
四周民眾聞言全部投來目光,所有人緊盯這位年輕學生,仔細聆聽報紙文章的內容,當聽到以八千人傷亡代價全殲日軍七七聯隊四千兩百人,大多數人彷彿身臨其境被瞬間感染,眼眶紅潤,攥緊拳頭,只覺全身血液沸騰。
贏了!
終於贏了一次。
原來日本人也會死,日軍也會被全殲,中日戰損比達到首次達到1:1.9的高度,從曾經的1:10到1:1.9,這是無比巨大的提升和進步。
“蔣委員長以國民政府名義授予二十七師師長馮安邦青天白日勳章,獎賞50萬元法幣,嘉獎八路軍129師部隊50萬法幣,並感謝友軍部隊的支援,表示這是一次國共合作的重大勝利,一次屬於我中華民族的重大勝利,國共兩軍將士以血戰舊關來告訴大家,抗日必勝!”
年輕學生努力控制情緒和淚水,聲音顫抖,唸完之後,高舉報紙,用盡全身力氣發出聲音:“同胞們,抗日必勝!”
“抗日必勝!”候車廳內所有人全都被鼓舞,方才迷茫與絕望之感煙消雲散,面容狂熱且興奮,高舉右手齊聲吶喊。
這是一縷勝利的曙光,一絲勝利的希望。
候車廳遠處,餘華駐留停步,靜靜注視著這一幕重新煥發希望的民眾,臉上浮現一抹微笑,轉頭看向身旁的林婉,見到她的眼眶紅潤,眼角泛起淚珠,伸手輕輕拭去,柔聲道:“當無名英雄的感覺怎麼樣?瑾瑜。”
“要說英雄,你和教授才是最大的英雄,沒有你和教授,我什麼都做不了。”感受到餘華寵溺的目光,林婉面色微紅,收拾情緒,輕聲回應道。
林婉對於自己的付出有自知之明,並不邀功。
紅牡丹重炮,凝聚了餘華和教授的心血,這是永不磨滅的功績,誰也無法取締。
民眾並不知道舊關大捷的真實情況,更不知道紅牡丹重炮在這次戰鬥之中的重要性。
“真正的英雄是在前線英勇作戰的戰士們,不分陣營,無論老幼。”餘華看著鬥志愈發高昂發出陣陣吶喊聲的民眾們,輕聲說道:“我們走吧。”
“好。”林婉點頭。
兩人沒有繼續停留,悄然離開沸騰的候車廳,在隨行保護人員陪同之下進入貴賓登車通道,向月臺而去,提前登車,與車上的隨行保護同志對接。
待雙方隨行保護同志對接完畢,不多時,伴隨著普通民眾登車完畢,滿載乘客的火車拉響汽笛,車頭頂端冒出滾滾白色蒸汽,鋼輪緩緩滾動,向著南方緩緩駛去。
舊關大捷的訊息在中宣部和紅色通訊社的推動之下,如水波般向全國紛飛擴散,以勝利激勵著全國民眾和淪陷區的抗日力量,儘管各家報紙對於舊關大捷的真實內容有所潤色,但這種宣傳是必要的。
人民需要勝利,軍隊需要勝利,國家也需要勝利。
以勝利推動人民的抗日情緒和支援,以勝利激勵軍隊的作戰士氣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