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他一樣的國人不計其數。
“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在一個人心混亂迷茫的時代,在一個外敵侵略內部割據的時代,您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啊……”餘華透過中年男人的影子想起許多,心中無限感慨,雙目看向北方,腦海浮現那道身影,內心流露萬分敬佩。
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建立新中華,面臨國內外無比複雜的局面,硬生生開天闢地,換了人間。
其中難度,想想都令人頭皮發麻。
“算了,還是不去想這些,按自己的計劃走就行,10月20號,距離淞滬大潰敗越來越近了,淞滬戰敗,南京受害,南京……我能做些什麼?”餘華腦海陷入思考,記憶浮現關於南京保衛戰的資料。
淞滬會戰失敗,南京淪陷是必然的結果,餘華改變不了,誰都改變不了,但讓他什麼都不做這不可能。
餘華對於南京保衛戰的脈絡可謂如數家珍,十一月12日淞滬淪陷,日寇拿下淞滬地區,華中派遣軍松井石根立即集結重兵進攻南京,意圖佔領南京國都迫使民國政府投降。
南京周邊無險可守,結局早已註定,淪陷是必然,但作為國都又不能不守,所以問題來了,誰來守?而一位關鍵人物由此浮出水面,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唐生智。
“可惜了,唐生智拿到的可是比文天祥還好的劇本,要是他在南京城破的時候戰死城頭,與日軍同歸於盡,以身殉國,歷史地位之高無法想象。”餘華腦海回顧南京保衛戰的過程,對於主帥唐生智的行為表示感慨,千古留名和遺臭萬年,他選擇了後者。
以身殉國,自古最高等級的死法,這是最頂級的榮譽,在日寇兵臨南京城下之際,唐生智以最高守備長官身份戰死城頭,不管以前有多麼離譜的操作和行為,在那一刻煙消雲散,中華永遠會記得唐生智這個名字,不,只會稱唐將軍。
唐生智之墓的地位之高,等同於成都武侯祠。
可是,唐生智跑了,炸燬船隻讓南京民眾無法逃跑,自己卻丟棄部隊和國都跑了,一念之間,遺臭萬年。
當然,說起唐生智,就不能不提起他的親弟弟,唐家另外一位傳奇人物——唐生明。
唐生明,唐家老四,民國大氣運者,縱觀其一生,只能用傳奇二字形容。
生於名門望族唐家,排行老四,年少時紈絝貪玩,私塾和學校的先生管不了他,兄長唐生智得知此事,便將其送往湖南第一師範附屬小學高階部,到了學校認識一位國文教員,唐生明立馬對這位國文教員佩服的五體投地,心悅誠服。
這位國文教員對於唐生明這位徒弟非常喜歡,師生之間關係極好,嗯,這位國文教員姓毛。
多年之後,1927年,時任北伐部隊警衛團長的唐生明,聽說老師在南昌搞起了秋收起義,立馬率領一個連的部隊從漢口直奔瀏陽文家市,送給秋收起義部隊三百多支漢陽造和上萬發子彈。
唐生明乃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生,是校長的天子門生,深受時任黃埔政治部主任伍豪的喜歡,與陳康是鐵哥們,和戴笠是好兄弟,率軍圍剿紅軍命令部隊朝天開槍,並贈送101大量槍支彈藥,101不喜歡請客吃飯但必須請唐生明,南昌起義期間陳康受傷,在上海治療,唐生明立馬趕到醫院出錢出力。
對於唐家老四的行為,校長全都清楚,但卻無可奈何,只能口頭責備。
接下來,這位唐老四將以中將軍銜打入日偽系統,成為國軍情報體系之中含金量最高的臥底,世界範圍內軍銜最高的間諜。
什麼是大氣運者?這位大佬就是。
論才智,不如小老弟戴笠,論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不如黃埔一大票學長學弟,但唐生明就是能在決定命運的時刻作出最好的選擇。
唐生智和唐生明,完全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