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天氣放晴。
水潭邊的人也忙碌起來。
王慎把三個村子裡面能叫的人都叫來了。
蕭然給工錢及時,還有胡餅這些,飯也是不錯,都挺樂意來。
來不是關鍵,關鍵是不偷奸耍滑。
開始是栲栳村的人感謝蕭然,減免賦稅,幹活賣力。
其他兩個村子的人陸陸續續過來,也不好意思偷奸耍滑。
因為都看著的。
王慎看到有人懈怠也提醒一下,進度比預想的快太多了。
最開始按照蕭然的想法,村裡能去十幾二十個就不錯了,沒想到現在去了九十多人。
很多家庭去兩個,或者是三個。
蕭然之前最抬頭的粟米,現在是肉眼可見的減少。
人多了,但是飯菜的質量絲毫沒有下滑。
還是和之前一樣的。
糖炒栗子早就賣完了,柿子餅被颳了柿霜之後也全部賣完。
但是現在張家林還得明天去長安城,幫忙買胡餅。
還有就是鹽什麼的。
這麼多人的飯菜,需要的鹽有點多。
蕭然的細鹽供應不了這麼多人,只能吃大唐的粗鹽。
粗鹽管夠大家就挺滿足的。
蕭然騎著腳踏車,帶著三娘,小黑在後面跟著跑。
“哈哈哈!”三娘笑的很開心,覺得腳踏車好玩。
張錦禾和張二丫也想試試,但是不好意思說。
雖然一直沒有給張錦禾錢,但是她也一直在幫忙。
最近這段時間張明德基本上都在水潭邊,能湊暮食。
早食的時候張明德起不來。
蕭然也得考慮土豆和紅薯的種植了。
土豆等來年直接種下去就行,紅薯不一樣。
紅薯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無性繁殖,即透過藤蔓扦插,而非種子播種。
其塊根本身是儲存養分的器官,若直接存放至來年春天,可能因溫度、溼度不當導致腐爛或發芽率低。
而秋季種下塊根,在適宜條件下能快速長出藤蔓,這些藤蔓就是來年扦插的“秧苗”。
若秋季種下,塊根會先萌發新葉,長出藤蔓約1-2個月,到冬季前可培育出足夠的紅薯秧。
此時可將藤蔓剪下儲存如窖藏或室內保溫,來年春季直接扦插,成活率遠高於用塊根直接種植。
若直接存塊根到春季:需保證冬季低溫不凍壞、乾燥不腐爛,這個時代缺乏現代儲存裝置,風險較高,且塊根春季發芽後長出的藤蔓量較少,可能不夠大面積種植。
所以秋季先少量種植紅薯塊根,培育藤蔓作為秧苗,冬季妥善儲存藤蔓,來年春季用紅薯秧扦插。
這樣既能避免塊根越冬損耗,又能為來年種植儲備足夠的秧苗,符合紅薯的生長規律,也更適應古代的種植條件,為後續推廣種植打下基礎。
蕭然早上的時候,把複製的紅薯全部帶到張二丫家裡。
這是沒見過的東西,蕭然不說其他人不碰。
這段時間相處熟悉了,但是張大郎和張二丫一直很有邊界感。
三娘也是。
家裡條件雖然不太好,但是蕭然覺得相處的很愉快。
蕭然也越來越喜歡這種感覺,被人依賴,被人需要好像也很不錯。
和之前一個人到處溜達不一樣。
各有各的好。
現在不需要拉石頭了,因為已經到了蓋房頂的階段。
開始準備瓦片這些。
同樣的不用蕭然操心,王慎都會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