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嚇人了!張錦禾是知道自己阿耶面對秦泰這個管家是什麼樣子的,真的很難想象,東家這種大人物,在這裡幹活蹭飯。
魚湯鮮美,自然是不可能剩下的。
張錦禾給三個小丫頭又送了些過去。
之前李世民幾人釣出來的魚,就留下一部分,其他的放回去了。
放下碗,看了看天色,李世民說道:“下次再去村子裡面吧!”
離開前,李世民還和三祖父說了一聲。
蕭然沒有什麼給兩個小公主的,讓三娘送了些冰糖。
這個小公主也喜歡。
“小囊君回見鴨~”上了馬車,小公主對著蕭然揮揮手。
“兕子回見!”蕭然帶著三娘幾人目送李世民幾人離開。
雖然很想要魚竿,李世民和程咬金還是沒有開口,不知道怎麼說。
希望蕭然需要什麼東西,或者是有事相求主動給魚竿答謝,要不然總覺得是奪人所愛,落了下乘。
畢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還當蕭然是晚輩,沒辦法開口。
拉不下臉來!“之前和里正聊了幾句,他說本來是五天的活,現在三天就可以幹完。”程咬金笑著說道。
“聽到他們說工錢是十五文,兩天省出來的工錢,可不止買胡餅的錢啊。”秦瓊幾人意識到,蕭然居然不虧,省錢不說,還加快了工期。
這一點李世民也是服氣的,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是值得肯定的。
李世民看向遠處,日落西山,感慨道:“之前還有點沾沾自喜,以為是太平盛世了,沒想到百姓還是如此艱難。”
不是一起幹活聊天,李世民都不知道這些。
“長安城附近,這兩年收成不錯,沒有災荒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估計更艱難。”
程咬金看向李世民,“陛下,大唐初創,有陛下在真正的盛世肯定會降臨,只是需要點時間。”
“隋末戰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易子而食,是陛下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平定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世道,現在雖然還是有點艱難,比起之前也不可同日而語,這些都是陛下的功勞!”秦瓊也連忙說道。
這些都是事實,他們是經歷過的人,知道之前是什麼世道。
“哎!還是遠遠不夠.”李世民嘆了口氣。
“朕一直三令五申,輕徭薄賦,可是實際上,百姓服徭役的時間可一點不短.”
“附近的河道,堤岸年年需要休整.”
李世民之前甚至是停了修建洛陽的計劃,但是很多地方還是不得不修。
需要徵調大量的勞動力去服徭役。
在朝堂上,感覺不到什麼問題,就是一紙詔書。
沒想到讓這麼多百姓苦不堪言。
抽走的青壯年,讓家裡勞動力嚴重不足。
李世民皺起眉頭,“苦百姓苦.”
雖然都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但是李世民說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在封建王朝也是獨一份了!
《舊唐書食貨志》確有‘停冬月徭役’‘修官渠從內庫出錢’等記載,直接回應了百姓‘徭役頻重’的訴求。
李麗質和豫章公主也聽到李世民幾人的對話了,知道自己阿耶很愁。
兩個小公主沒有注意,專心致志的分手裡的冰糖。
“阿耶噠~”
“窩噠~”
“阿孃噠~”
“窩噠~”
“阿姐噠~”
“窩噠~”
豫章公主被逗笑了,“兕子,誰教你這樣分糖的?”
“窩布吉島鴨~”
“你這小丫頭!”李麗質揉揉小公主的小臉。
回到皇宮,李世民沒有去立政殿,直接朝著太極殿走,“阿難,宣房玄齡,李靖,魏徵,蕭禹.還有馬周來太極殿見朕!”
“是陛下!”
其他問題可以放放,服徭役這個問題,李世民覺得很緊迫。
發現了問題,及時討論解決問題。
雖然消失了一天,但李世民收穫頗豐,是真的視察到民情了。
張二丫拿著小公主送的承露囊,上面的瑞獸栩栩如生。
張錦禾湊過來,“小娘子這個可真不便宜啊!”
“嗯,這個真漂亮,裡面還有香囊,真好聞。”張二丫說道。
“這些香肯定也很貴,之前我阿孃買的也不便宜,一點不好聞”
“這麼貴的禮物,小娘子家裡人會不會生氣?”張二丫還是有點擔心。
“不會的,別擔心,這是兕子自願送的,不會生氣的。”蕭然安慰道。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不可能如此小氣。
“小郎君,是不是得給小娘子準備點什麼禮物,這個如此貴重。”張二丫把承露囊給三娘。
“過兩天準備吧!不需要貴重的禮物,兕子家裡不缺錢,但是得用心,要特別”
張錦禾和張二丫有點懵,想不到送什麼。
“天色不早了,回去吧!禮物過兩天就有了,還是獨一無二的,兕子肯定喜歡。”蕭然起身推著鹿車。
張大郎連忙把其他東西放在另一輛鹿車上,推著往回走。
夜深人靜,李世民才回到立政殿。
長孫皇后沒有睡,聽到李世民來,連忙起身,“陛下!”
“怎麼還不休息呢?”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后坐下。
案桌上放著一個盒子,裡面是小公主帶回來的冰糖。
很喜歡,但是不怎麼捨得吃。
李世民感觸良多,和長孫皇后說了很多事情。
“總感覺,這個傢伙還會給朕驚喜,曲轅犁的出現,極大程度上緩解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還有耕牛不足的問題.”
“他給胡餅縮短工期這件事,也給了朕不少啟發,服徭役感覺也可以借鑑參考,如果提高待遇能縮短工期,對朝廷和百姓來說都是好事。”
“聽起來不是刻意的,是善舉促成的。”長孫皇后說道。
“他的性格,確實不是算計之人。”
李麗質豫章公主回來和長孫皇后說了很多,包括柿子餅柿霜,甚至是李麗質和蕭然單獨談話長孫皇后也知道。
長孫皇后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和李世民說一下。
“天地之法,執行不怠.韓非子的理念啊!”李世民若有所思,“出家人還研究法家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