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禾接過書信,“這樣的話可以教其他人試試,小郎君什麼時候比較好?”
“晚上發工錢的時候,讓阿翁和其他人說說,明早在你家那邊集合吧!”
張明德現在還在水潭旁邊,他是村正,去說這個比較合適。
“晚上離開前說剛剛好,不需要上門通知。”但是來龍去脈張錦禾要和張明德說一下。
這是好事,張明德肯定是支援的。
幾天下來,飯菜的質量一直不變,到飯點的時候興致還是很高。
看著慢慢拔地而起的房屋,蕭然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沒想到穿越了,對房子還是有點執念。
在家裡吃不了多少,但是這裡人多,張明德發現胃口都好了起來。
粟米飯比家裡香。
張錦禾湊到旁邊,“阿翁,小郎君的柿子餅同樣很受歡迎,拿到長安城一文錢兩個。”
“哎呦,這個可不便宜。”張明德若有所思。
旁邊的三祖父也聽到了,“小郎君懂的真多,是不是要大量買柿子?我家裡也有不少。”
“小郎君說,教村裡其他人也做柿子餅,這個不難,等一下幹完活,阿翁你和其他人說一下,明日早上去我們家那邊聚一下,小郎君教大家做柿子餅...”
蕭然能如此,三祖父和張明德都挺詫異的。
之前只能賣7文錢的柿子,現在可以賣35文,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小郎君自個兒琢磨出的營生,卻肯手把手教給全村人,這份心量,當得起‘高風亮節’四個字。”
張明德頓了頓,望著水潭邊吃飯的其他人,又補了一句:“都說錢財藏私,可小郎君偏要把金疙瘩掰碎了分給大家,這才是咱們栲栳村的福氣啊!”
“有小郎君在,是村子的福氣!”三祖父點點頭,深表贊同。
王慎也聽到了,說不羨慕是假的。
也挺眼饞的。
日落西山,累了一整天了,並沒有消極,都挺興奮。
張錦禾和張二丫準備發工錢了。
所有人自覺排隊。
“栲栳村的先別走,都留一下。”張明德走到隊伍旁邊說了一句。
一個青年大喊一聲,“栲栳村的都先別走,村正阿翁有事情要說。”
這下子,都聽到了。
王慎和其他兩個村子的人先離開,栲栳村的人都在水潭旁邊等著。
都聚到張明德旁邊。
年紀大了,吆喝不起了。
張明德拄著棗木柺杖立在土坡上,夕陽將他溝壑縱橫的臉染得通紅。
他抬手壓了壓嘈雜的人聲,蒼老的嗓音裡透著不容置疑的鄭重:“都靜一靜!”
“蕭然小郎君有一個製作柿子餅的法子,能讓柿子餅好吃,賣出高價。”
“小郎君大公無私,願意把法子教給村裡所有人,大家要是想學的,明早老地方等著。”
老地方就是張錦禾家前面的老槐樹下。
“難不難啊?怕學不會。”有人開口說道。
蕭然站出來說回應:“這個看似很簡單,其實也不難的。”
“哈哈哈...”一群人突然笑起來。
“也不需要新增其他東西,只要是想做都可以...”蕭然簡單說了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