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到大唐,物資每日重新整理!

第38章 穀賤傷農!

其他人也陸續進入院子裡面,把東西放下就走。攔不住,根本攔不住。

等其他人離開後,院子裡面擺放了不少東西。

大部分是粟米,因為種的就是這種東西。

幾個條件好的,送糕點來。

柿子,獼猴桃栗子這些也不少。

還有幾隻雞鴨鵝,也有送雞蛋的。

雖然養雞,雞蛋也是比較奢侈的,捨不得吃,都是賣的。

蕭然看著一堆東西笑著說道:“大郎,等一下先搭個雞舍,這些雞鴨鵝養起來。”

“好,我這就準備。”

發現蕭然有爵位了,還有很多東西,性格態度這些和之前還是一樣沒有變,張二丫心裡挺感動的。

張大郎不善言辭,但是幹活還是很麻利的,還有一身力氣。

是能吃苦耐勞的人。

旁邊搭建起了一個簡易的雞舍,把綁著雞鴨鵝的繩子解開,趕了進去。

“三娘,以後記得喂。”蕭然看向小丫頭說道。

“好!我記住了!”三娘感覺這是一項很艱鉅很光榮的任務。

“二孃,拿這些粟米做飯,別煮太稀了,幹活出大力,不吃飽沒有力氣。”蕭然說道。

“好!”張二丫回到廚房,準備晚飯。

還有糕點這些吃,現在不會覺得太餓了。

主食還是粟米煮葵菜,加上韭菜蘿蔔這些。

下飯菜蕭然確實吃不下,吃了點粟米飯。

想融入這個時代,發現這些東西對現代人來說,確實是不好吃。

蕭然吃了半碗,“我吃飽了,我先回去了。”

張大郎和張二丫本來以為蕭然今天晚上會留下的。

這麼多東西在家裡。

蕭然得回去刷物資去。

房車的東西對這個時代來說都很珍貴,多重新整理點出來準備沒錯。

“好!”家裡條件什麼樣,張二丫心裡也清楚,不好意思留蕭然住。

但是蕭然帶著小黑要走,兄妹三個都放下碗筷送蕭然出院子。

“小郎君,晚上黑,路上小心!”張二丫說道。

“好!”蕭然揉揉三孃的腦袋,“早上我就過來。”

“嗯嗯!”三娘點點頭,摸了摸小黑。

兄妹三人看著蕭然離開。

張大郎笑了笑抱起三娘,“真好,小郎君是好人,以後不會餓肚子了。”

三娘也聽蕭然的,不去撿粟穗了。

回到水潭邊,蕭然考慮自己建房子。

最好是建在山洞前面,把房車擋住。

水潭邊的環境其實還可以,不守著山洞蕭然不放心。

這裡不僅僅有房車,還是大倉庫。

現在的問題是,這是其他人的,蕭然不打招呼肯定是不能建房子的。

如果可以,蕭然想把水潭買下來,包括旁邊的這座山。

看來得找機會問問老村正。

張二丫家房子不多,小的時候兄妹幾個擠在一起沒事,但是長大了肯定不行。

張二丫帶著三娘住另一個房間,張大郎住一個。

剩下的就是給蕭然的房間。

只不過東西放不開,蕭然的房間裡面也有很多粟米。

想到今天發生的事情,張大郎和張二丫根本就睡不著。

次日!

蕭然吃著麵包,帶著小黑悠哉悠哉的朝著村裡走。

之前兄妹三個早上不吃東西的。

這兩天開始蕭然讓早上煮個粟米粥,對身體好。

蕭然也能喝點小米粥。

“二孃,村子裡面有裁縫嗎?”

“小郎君有的,二祖母就是,村子裡面想做衣服都去找她。”張二丫說道。

“二祖母家裡條件應該不錯吧!”蕭然記得昨天二祖母家送的是雞蛋。

果然有手藝的人家,混的都不差。

“村裡人都說,除了村正阿翁,就是二祖母家裡最有錢。”

蕭然點點頭,“等一下帶上布,去找二祖母,給大郎三娘你們都做一套衣服,不用給錢,直接用布抵就可以。”

賞賜的東西不少,沒有錢。

“小郎君,那些布都挺貴的,穿著幹活多浪費.”張大郎忍不住說道。

“快到冬天了,總得做點衣服,沒事的,家裡布多,要不然也得拿去賣了,對了想賣粟米得找誰?”

“阿姐家裡就是,大伯是在長安城開糧行的。”

蕭然知道張二丫說的阿姐是張錦禾,沒想到這家人還經商,怪不得有錢。

給的布種類不少,有好有壞。

等一下張二丫去挑選,肯定選最差的去做衣服。

“等一下二孃,你帶三娘去做衣服,我得去找錦娘一下,欠她的錢也該還了。”

“好,小郎君,你衣服要做什麼樣的?”張二丫看了看蕭然身上穿的,和其他人的不一樣。

開始看著彆扭,後面越看越順眼,也有可能是看蕭然順眼,覺得身上的衣服也順眼了。

“我衣服多,不用做,做你們的就行,衣服褲子,鞋子這些都要,直接做兩套吧!得換洗這些,總不能一直穿一套衣服.”

蕭然的大方程度,讓張大郎和張二丫震驚不已。

喝完粥,蕭然帶著小黑去了村正家裡。

張錦禾挺忙,張明德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家裡的事情都是張錦禾安排。

“小郎君!”

“錦娘,我想賣點粟米!”蕭然直接說道。

“沒問題,村子裡粟米都是賣給我,再送去給我阿耶的,小郎君想賣多少?”

“把欠你的錢還上。”

“這個不急的,以後再說就是了。”

“欠錢不得勁,粟米也有點多,家裡地方小,不好放。”蕭然笑著說道。

張錦禾也知道張二丫家裡確實不大,沒有幾個屋子。

“行,小郎君你等一下,我叫兩個人帶上稱我們去稱一下。”張錦禾笑著說道:“先進屋”

這個點有點早,張明德還沒有起來。

很快蕭然發現問題了,一百石粟米不值多少錢。

張錦禾家是賣糧的,肯定要賺錢,一斗粟米給蕭然算3文錢,一石也就是30文。

稅收欠張錦禾3440文,借了一貫,加起來欠4440文。

一百石全部賣了也就3000文。

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什麼叫‘穀賤傷農’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