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到大唐,物資每日重新整理!

第37章 冊封聖旨!

之前買直轅犁是二百九十文,改造工費是二十文,王慎問好了,直接給蕭然三百一十文。

“王里正,不用如此.”蕭然也猜到了,自己的曲轅犁沒有回來,後面應該是有獎勵的,自己不可能虧的。

“不可,之前答應你的,沒有送回來我得賠償.”王慎把錢塞給蕭然。

“沾了小郎君的光,我也算是立功了,這是縣司給的賞賜.”

三祖父也湊過來,“小郎君,這個錢你也得拿著。”

三祖父送回來的也是三百一十文。

“三祖父,你這是為何?”王慎這個情有可原,三祖父這個蕭然有點懵。

“縣司給的賞賜我也有,也是沾光了,哪能再要你的,曲轅犁造福無數莊稼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要是收你的錢,這不合適.”

“三祖父,一碼歸一碼,之前的事情和這個不衝突的這個本來就是你應該得的,你付出勞動,總不能讓你白乾是不是,沒有這樣的道理”

蕭然沒有收,三祖父掙的也是辛苦錢,都不容易。

其他人把東西送到也就回去了。

張二丫也就是回來看看,還得回去幹活,現在算是工作時間。

看到蕭然陪著自己妹妹,也就放心了。

蕭然的事情沒有什麼可扯皮的,聖旨下發的很快。

需要的賞賜也準備就緒了,栲栳村距離長安城不遠。

本來縣司負責就可以,但是李元景安排了州府的司功參軍負責。

縣裡也安排人帶路直接到了栲栳村。

東西不少,有很多滿載的車輛隨行,浩浩蕩蕩的到了栲栳村。

提前通知了里正王慎,他在栲栳村村口迎接。

等一下帶隊伍去了張明德家門口。

張明德家算是在栲栳村中心位置,前面還有一片空地,也算是個小廣場。

村裡有什麼大事,召集村民到這裡來。

這裡還有一顆大槐樹,不少老人喜歡坐在下面。

王慎得到訊息,第一時間通知張明德。

知道是州府的人下來,張明德極其重視,又是換衣服又是重新梳洗的。

州府來的隊伍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快去找小郎君來!”張明德喊了一聲,這是給蕭然的,他肯定得在。

“二孃,回家去告訴小郎君,州府的人帶著聖旨來了”

想到聖旨直達村裡,張明德就激動的不行。

哪怕不是自己的,也激動。

家裡的蕭然帶著三娘學到數字100了。

張二丫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小郎君,小郎君”

“二孃,怎麼了急成這樣?”

“阿翁說,州府的人帶著聖旨來了,是給小郎君的,要去接旨。”

雖然猜到了會是這樣,心裡還是挺激動的。

沒想到自己還能體驗一下接聖旨的感覺。

“好!”蕭然不需要準備,帶著姐妹兩個就去。

蕭然帶著姐妹兩個到村正家門口的時候,其他人早早等著了。

幾個身穿官服的人站在最前面,旁邊看到王慎張明德,人群中蕭然甚至看到張大郎也在。

不是這些幹活的人自己來的,是張明德叫回來的,覺得這是大事應該看看。

也算是迎接朝廷的人。

張錦禾站在三祖父三祖母旁邊,對著蕭然揮揮手。

帶隊的是雍州府的司功參軍顏勤禮。

看到穿著打扮怪異的人,就知道是蕭然了。

蕭然還好,張二丫和三娘看到這麼多,還有不少是大人物有點緊張。

蕭然看到香案,沒想到還有這種講究。

“呵呵,來了!”顏勤禮拿出聖旨。

顏勤禮展開聖旨,“聖旨到!”

“大唐皇帝令!”

聽到開頭蕭然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可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逼格多了。

自帶“無需解釋,直接執行”的壓迫感。

這五個字是盛唐時期國家實力、政治自信與文化風格的綜合對映。

它如同一個符號,濃縮了對那個“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的輝煌時代的想象。

當“大唐”二字響起時,聯想到的不僅是一道聖旨,更是一個萬邦來朝、四海臣服的盛世氣象,這種歷史想象賦予了文字超越本身的力量感。

而明清聖旨的表述,雖更具政治智慧,卻因時代背景的差異,難以再現那種“無需解釋,唯我獨尊”的霸氣了。

唐朝的霸氣核心基於‘我是大唐皇帝,我的命令就是王法’的絕對實力自信,屬於‘強者宣言’式的霸氣。

明清的權威邏輯側重‘我承天命為帝,所以我的命令必須遵守’,屬於‘理論論證’式的權威。

前者更直接,後者更迂迴。

蕭然不知道怎麼接旨,大概明白要跪。

雖然說這個時代跪拜的時候沒有明清時期多,但是也有需要跪拜的,接旨的時候就是。

王慎猜到了蕭然不太懂禮儀,連忙在顏勤禮面前跪下替蕭然接旨。

“門下:栲栳村民蕭然,年少懷智,巧思革新,改直轅為曲犁,使一夫一牛可耕百畝,省民力、增農效,功在社稷,利被萬姓。”

“朕觀其器而知其人,此非獨技之巧,實乃為國分憂之誠也。”

“今特降恩旨,以彰其績:其一冊封蕭然為栲栳村男爵,食邑三百戶,雖村邑之封,然爵從五品下,許其冠帶入朝,列於鄉紳之上,以顯‘布衣立功,榮及鄉邦’之典。”

“其二賜永業田二百畝,口分田五百畝,永業田許其世襲罔替,口分田依制身死還公,然特准其子孫永耕,以固農本。所授田畝,著萬年縣於栲栳村周遭肥壤劃撥,即刻造冊登籍。”

“其三賞綾羅二十匹、粟米百石、耕牛十頭、曲轅犁十架。綾羅彰其功,粟米濟其家,牛犁助其推廣農技,著工部依式鑄造,由雍州府送達。”

“其四栲栳村為曲轅犁肇始之地,鄉老民庶多有佐助,特赦該村賦稅徭役三年自貞觀七年至九年,著民部行文州縣,毋得苛徵。”

聽到這裡張明德和栲栳村的百姓也不淡定了,免三年賦稅。

雖然絕大部分人不識字,但是聽懂了。

三年免賦稅!顏勤禮略微停頓繼續宣讀:“夫農者,國之根本;智者,民之福星。蕭然以微末之身,創利國之器,足為天下黔首法。朕望四海之內,皆效此風,使田無荒壤,家有儲糧,共臻貞觀之治。”

“尚書省左僕射房玄齡!”

“民部尚書戴胄!”

“雍州牧李元景!”

“貞觀六年九月.”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