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到大唐,物資每日重新整理!

第108章 煤炭分錢!

李世民還擼起袖子感受了一下。

挖煤這個其實還好,不算累。

考慮到安全問題,都戴口罩這些的。

這是其他地方不可能出現的。

這也是孫思邈喜歡蕭然的原因之一。

這種事情其他人不會,也懶得做。

蕭然能落實,並且有用,這就更難得了。

程咬金和秦瓊看了看,也不好閒著,跟著幹起來。

李世民和其他村民從挖煤洗煤聊到秋收,收成情況,甚至是來年的播種計劃。

甚至會和李世民說修房子買衣服這種事情。

李世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普通人的生活確實不容易。

蕭然沒有幹活,而是到處看。

生怕有什麼潛在的隱患。

其他人是真不懂,蕭然也是外行,但是作為穿越者,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

李麗質不懂,但是一直跟著蕭然。

“燒水這個,稍微遠一點,這個火別靠近煤炭,要是不小心點燃了,這個是撲不滅的。”

這玩意在後世都沒辦法,現在更沒轍。

張家林點點頭,“小郎君放心,這個我會注意,等一下就把灶臺搬遠一點。”

之前都是喝涼水的,熱水也是蕭然囑咐喝的。

燒柴浪費是一方面,覺得麻煩也是一方面,都不習慣燒開水。

是蕭然囑咐了好幾次,直接喝涼水容易生病,這才開始燒熱水喝。

現在入冬了,一早一晚還是有點冷的。

喝熱水,也當是暖身子了。

張家林天天往長安城跑,比起其他人,也算是見過世面,在這裡算個管理層。

蕭然囑咐了很多問題。

李麗質不太懂,也不瞭解,但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李淵和孫思邈就在旁邊聊天。

兩個老人聊的很開心,蕭然也不知道說什麼。

本來想看看就回去的,李世民越幹越來勁。

主要是話題開啟了,這裡能瞭解真實的民生問題。

等準備回去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日落西山了。

李世民幾人洗洗手,這才上了馬。

一群人離開煤礦。

夕陽把天際染成一片熔金,歸程的馬蹄踏碎滿地餘暉,煤場的黑灰被晚風捲著,漸漸沉進暮色裡。

蕭然走在隊伍側後,旁邊是李麗質。

望著遠處山坳裡最後一縷光沒入樹影,心裡那股“日子正往前拱”的勁忽然湧上來,喉頭一動,竟哼起了調子。

聽到蕭然吹口哨,李麗質愣了一下。

其他人竊竊私語的人也沒有再說話,看向蕭然。

天已暮,月如初,千里江川任我飛渡……”

調子蒼勁又透亮,不像村夫唱的俚曲,也不是長安坊裡的軟詞,倒像山澗流水撞在青石上,帶著股劈開混沌的脆勁。

節奏起起落落,時而沉緩如太極起勢,時而頓挫如揮拳破風,所有人精神一震。

馬車裡面的三個小丫頭和李淵掀開帷幔,探出腦袋。

被蕭然的聲音吸引住了。

小公主圓眼睛瞪得溜圓,小腦袋跟著調子一點一點,像被線牽著的木偶。

“歷經千辛萬苦,只為換你芳心如故...”

唱到這句,蕭然看了看旁邊的李麗質。

李麗質俏臉一紅,有點不好意思。

她自小聽慣了宮廷雅樂、樂府清歌,卻從未聽過這樣的曲子。

沒有繁複的辭藻,沒有纏綿的情致,只一句“熱血盡,化塵與土”,竟讓她想起蕭然在煤場盯著裂縫時的眼神,想起他教村民燒熱水時的執拗,想起玻璃爐邊那抹被火光映紅的側臉。

李世民放慢了速度,手指無意識地敲著馬鞍,眼神裡帶著點探究。

這調子野得很,卻野得坦蕩,像極了蕭然這人,不按常理出牌,偏又透著股讓人信得過的實在。

孫思邈捋了捋鬍鬚,一臉享受,很喜歡歌詞,喃喃自語,‘邀月同宿青山深處...’

程處默秦懷道也是兩眼放光。

蕭然成了所有人的關注的點。

或許是太投入,沒有注意其他人的反應。

還在哼著“夢醒處,來時路”,腳步輕快得很。

暮色本是沉的。

夕陽把最後一縷光浸進遠處的林梢,歸程的路正一點點被墨色漫染,連風都帶著點倦意,卷著煤塵懶洋洋地飄。

可蕭然的調子一出來,像往這攤將凝的暮色裡投了顆火星,“轟”地一下,竟燃出片滾燙的亮。

那調子不依著黃昏的緩,偏要帶著股闖勁——“天已暮,月如初”唱出來,聽著不是要歇腳,倒像剛束好行囊要啟程。

“千里江川任我飛渡”一出口,連路邊的枯草都像直了直腰,彷彿真能跟著歌聲跨過山、越過水。

隊伍裡的氣息變了。

先前從煤場出來的疲憊,被這調子一蕩,竟散了大半。

馬蹄踏在土路上,不知不覺就跟著節奏起了勁,“噠噠”聲裡沒了拖沓,倒像在應和那頓挫的拍子。

田埂上晚歸的農人停下了鋤頭,直起身子往這邊望,臉上的倦容被歌聲掃過,也染上點莫名的熱乎氣,彷彿手裡的鋤頭都沉了幾分,卻也更穩了幾分。

連暮色本身都像是被推著往前挪了挪。

本要沉下去的餘暉,被“熱血盡,化塵與土”的調子託著,在天際多懸了片刻。

漸起的晚風裹著歌聲,吹過馬車帷幔,吹過路邊搖曳的蘆葦,竟帶起股生生不息的勁。

沒人說話,卻都在聽。

聽那“英雄誰屬”的追問撞在暮色裡,撞出回聲來,像在問這路上的每一個人。

於是連歸程都不再是終點,倒像是另一段路的開頭。

腳下的土還是那片土,天邊的月還是那輪月,可經這歌聲一過,連黃昏都透著股往前奔的朝氣。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看向遠處,感觸頗多。

就像是現在的大唐,百廢待興,欣欣向榮。

回去的晚了點,但是不影響幾人去釣魚。

李世民想嚐嚐魚湯。

幾人帶著魚竿餌料去了水潭旁邊,讓蕭然挑選個合適的釣位。

這裡的人很多,不用打窩也不影響。

三個小丫頭跑到水潭旁邊看幾人釣魚。

李麗質和豫章公主找到張二丫,要了紙筆。

想把之前的歌詞記下來。

太喜歡了。

程處默和秦懷道看了一會兒釣魚,跑去找李恪張大郎,之前蕭然說了,不用去挖煤,跟著張大郎燒琉璃。

相比起挖煤,燒琉璃更有技術含量。

夜幕降臨,院子裡面格外熱鬧。

蕭然讓張錦禾去把張明德請來,張懷才秦氏和張錦年已經回長安城了,不在栲栳村。

雖然知道李世民這些人不一般,但是熟悉了張明德也不拘束了。

孫思邈笑著說道:“老村正,來這邊。”

孫思邈李淵張明德年紀差不多,湊在一起比較合適。

“好好好...”張明德沒想到今天這麼熱鬧,之前張錦禾說人很多,沒想到這麼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