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完全就是跟他大哥朱標一模一樣。
朱標早死,他的老大也是短命鬼。
他靖難造反,結果老四朱高爍日後也發動了靖難。
朱家人就好像被詛咒了,歷史就是在不斷的重演著。
收回內心複雜的情緒,朱棣走到朱高熾的身邊,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
“老大,其實丟掉皇位也沒什麼,至少活得比之前久了,也算因禍得福。”
“爹,我明白!”朱高熾點點頭。
朱棣的注意力全都在朱高熾的身上,絲毫沒注意到他的好聖孫朱瞻基,現在臉色極其難看。
【其實朱高熾是個很厲害的人,他幾歲就已經開始幫朱棣管理當時的燕王府,並且治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更是監國十幾年,可以說真正處理朝中大事的就是朱高熾,而不是皇帝朱棣,以至於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太子門下!】
聽到這,朱棣微微一愣,但並未動怒。
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他南征北戰,要為大明打下大大的疆土,根本就沒空治理朝政。
不過也因此讓老大在治國方面越來越厲害,
這也是為什麼朱棣會如此決心扶持老大當繼承人。
再加上朱瞻基這個可旺三代的好聖孫,老大當皇帝是最合適不過的。
因此讓老大在朝中扶持一批忠於他的太子黨,也是朱棣的主意,為的就是徹底斷掉老二當皇帝的念想。
可以說為了這個可旺三代的聖孫,朱棣受盡委屈。
結果,對方生了個那麼沒用的兒子。
想到這,朱棣更加的惱怒。
【朱高熾的造反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當時的他必須要反!】
無奈?
造反真的都是無奈嗎?
朱棣搖搖頭,當年他看似是被建文逼迫,可實際上早就心存反意,他寧願死在造反的路上,也不願意當燕王被活活憋屈死。
所以朱棣才不信有什麼無奈的造反。
只是他不明白,倒是什麼改變了老大的想法。
至少在之前老大是不想造反的。
【在朱高爍沒有正式成為監國之前,在當時明朝文武百官的認知裡面,徐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是嫡出,也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
三人之中其實也就是老大跟老二之爭,但其實老二朱高煦的敗局早就已經定下,朱高熾可遠遠不是表面看上去那般懦弱。
相反實際上朱高熾是非常有心機的人,朱高煦看似在軍中很有威望,掌握軍權,可實際上身邊早就已經被朱高熾安排了很多人,可他卻傻傻不知道!】
“誰說我不知道!”朱高煦怒道:“我早就說老大是個虛偽的人,現在你們知道老子不是在騙人了吧!”
朱高煦怒視朱高熾,眼睛裡的意思就好像在責怪老大在他身邊安排人。
朱高熾笑了笑,沒有回話。
這些話都是天幕說的,只要他不承認,那麼這件事就沒有發生過。
【原本朱高熾勝券在握,可偏偏出現了朱高爍,讓局勢變得撲朔迷離。】
【對朱高熾來說能卸下監國的重任,他其實是滿意的,能多休息了,而且朱高熾是認可朱高爍的能力,覺得有他在大明不會亂。】
【但朱高熾沒想到兒子朱瞻基卻對其非常的不滿意,覺得朱高爍憑什麼能跟他們家搶皇位。】
【剛開始朱高熾還能安慰他,朱棣是為了制衡,畢竟老二跟他們相比差的太多。】
【朱高爍監國的每一天,朱瞻基都非常煎熬,老爹丟了監國的位置,他這個好聖孫也當不成皇太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