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個年歲,私房買賣並沒有被禁止,房屋價格也不算離譜,不過李紅兵並沒有要入手的打算。現在囤房沒什麼意義。
等過些年,名下超出規定標準的房子,就會變成經租房,到時候到手的,也就只有一點聊勝於無的租金。
收回了思緒,李紅兵不再想這些,而是繼續處理剛才還沒處理完的那條鯉魚。
被聾老太這老傢伙一耽擱,都浪費了他不少時間。
今天這鯉魚,李紅兵準備做一個醬汁活魚。
之所以選擇這道菜,主要還是因為配料簡單一些,在家做方便。
像一些過程繁雜,技術要求高,條件又偏苛刻的,就不是很適合李紅兵在家裡自己做。
將鯉魚的魚鰭、魚鰓和魚鱗徹底處理乾淨後,開膛去掉內臟,用清水洗淨,這魚就算初步處理完成。
拿回去之後,李紅兵又按照自己從豐澤園後廚偷學到的步驟,在魚身兩面每隔五分寬的位置,用刀橫切一刀,切至魚骨為止,並且不能將魚腹切斷。
接下來。
李紅兵便拿住魚尾,把魚的兩面在燒開的水中稍燙一下,燙的時間不能太長,每面大約二三秒的功夫,使剛才切的刀口裂開,並且去除腥味。
而後放入豬油、白糖、甜麵醬,倒入二兩清水,調勻後再加入約莫兩斤的清水,等燒開的後,把剛才經過處理的鯉魚放進去。
往後的步驟,就是等湯再開,用微火去,待到鍋中湯汁去三分之一,再用旺火燒到大開,就可以將魚撈出,繼續收汁,然後澆汁,撒上姜米,就算徹底完成了。
只不過。
家裡的爐火條件有限,不好控制大小火,旺火的需求也不一定夠,只能將就一下。
這個期間,李紅兵也沒有閒著,而是把另外的排骨和豆腐都進行了處理,後面還打算用這些分別做一個紅燜排骨和鍋塌豆腐。
紅燜排骨在後世算是比較家常的一道菜,不過鍋塌豆腐會做的,相對較少一點。
豆腐得先切成一寸半長、八分寬、二分厚的片,擺在盤中,撒上蔥米、姜米、食鹽和料酒提前醃製。
其實還應該多一個味精。
只是味精這東西,雖然早幾十年就有了,不過現在國內的產量不高,並未普及,目前是高檔餐飲專屬,尋常人家可不好買。
豐澤園後廚有,不過用的不多,提鮮更多還是用專門熬製的高湯,而不是首選味精。
這兩樣東西,李紅兵都沒有,只能省去。
後面還有一道炸的工序,但是太糟蹋油了,李紅兵準備改成煎。
可能差點意思,但練手和自己家吃,就無所謂了。
不多時。
鍋中的醬汁活魚,隨著水汽的冒出,香味也跟著飄了出來。
“紅兵,這是你做的?”
“嘶!這麼香?”
“還得是豐澤園啊,你才進去兩個月的時間,就有這手藝了?”
“你在後廚幹什麼的呀?這剛進去,不都是幹雜貨的嗎?”
“這手藝……”
“……”
順著李紅兵做飯的香味,前院甚至靠得近一些的中院,不少人都被吸引了過來,紛紛議論和稱讚了起來。
起初的時候,他們還不敢相信這是李紅兵做的,可事實就這樣擺在眼前。
這香味騙不了人!面對眾人的驚歎,李紅兵沒有自滿,這並不是他廚藝有多好,而是發明和改良這道菜的人牛逼。
只要按照這個步驟做,味道基本不會差太多。
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李紅兵捨得下料,光這豬油就放了二兩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