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紅兵和陳雪茹的一唱一和中,尤其是陳雪茹那句“試試又不要錢”,李紅梅還是忍不住拿著衣服,到樓上的房間去進行試穿換裝。
在等李紅梅換好裝下來的功夫,李紅兵不由看向了一旁的陳雪茹,開口問道:“陳掌櫃,您這有什麼布料是透氣性比較好的?”
“哦?”
陳雪茹還是很少聽人問到這種問題,一時間有些詫異,不由好奇的問道:“弟弟,不知道你問這個是想幹什麼?”
大多數人關注的,基本都是這布料質量好不好,耐不耐穿,保不保暖,以及好不好看的問題。
像李紅兵這種把關注點放在布料透氣性上面的,倒是少見。
才一會兒的功夫,李紅梅就被陳雪茹喊上了姐,而李紅兵自然也成為了她口中的弟弟。
李紅兵很清楚,這只是陳雪茹做生意的手段,為了拉近和客人之間的距離,以增加促成買賣的機率。
“打算做幾套平時晨練的時候穿的,之前的衣服布料都太悶了,穿久了不舒服,想挑點手感好一點的布料,做兩身穿起來輕快舒適一點的衣服。”
這個想法,李紅兵早就已經有了,只是一直沒顧得上。
剛好今天陪李紅梅出來買布料,又遇到了陳雪茹這麼懂行的專業人士,藉著這個機會,李紅兵才有這麼一問。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推薦你看看絲綢,雖然價格貴了點,卻是最佳的選擇。”
弄清楚了李紅兵的需求,陳雪茹思考了一下,最終忍不住提議道。
他們陳記布莊的布料種類齊全,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絲綢,只不過這類布料比較高階,價格並不親民,能消費得起的,大多不是普通人家。
做生意有眼色,是很重要的。
陳雪茹自然看的出,李紅梅和李紅兵姐弟倆的穿著普通,顯然並不是那些有錢人士。
不過從她的觀察來看,李紅兵的年紀雖然不是很大,但身上有著一種獨特的氣質,似乎對錢不是很在意那般。
在李紅兵身上,陳雪茹沒有感覺到平頭老百姓那種斤斤計較和小心謹慎,反而有種讓人意外的從容。
而且就算一般人家,也不是完全在自己店裡消費不起高階的布料,只是大部分人捨不得,也不會這樣“糟蹋”錢。
從剛才李紅梅和李紅兵對待那件成衣的態度,陳雪茹就看出來,他們其實是有消費能力的。
“絲綢……這做一套下來,怕是不便宜吧?”
聽到陳雪茹的建議,李紅兵忽然覺得她有些高看自己。
他這穿著打扮,像是很有錢的樣子嗎?
在李紅兵的印象當中,絲綢這東西,從古至今都是高奢品,不是一般人能消費的。
他現在是有錢,但有點超出自己的消費標準了。
“弟弟,這你就不懂了吧?”
看到李紅兵的反應,陳雪茹並沒有因此對他看輕,甚至是轉變態度,而是笑著解釋道:“絲綢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括總稱,其實下面還分好多種。
如果像雲錦、宋錦和蜀錦,還有織錦緞和古香緞這些,的確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是奢侈品,我們店裡雖然有,但也不多。
除此之外,像花綾、花羅、雙縐和素軟緞,也屬於高品,不過檔次要略低於我剛才說的那些。
剩下的還有絹、紡、電力紡、素縐緞,還有綈、葛、綿綢等。
有的甚至比一些棉布料還便宜,像我後面說的那幾種,並不是純蠶絲的,而是用棉緯加蠶絲經的混紡原料製成,相比較於純蠶絲的,質地粗厚,耐磨性也差一些,不過價格卻是相對低廉……”
經過陳雪茹的講述和解釋,李紅兵才瞭解這些,發現自己對絲綢的瞭解太過粗淺和刻板印象了。
雖然現在大眾消費的,主要是以土布、棉布和麻布這些為主,但條件稍好一些的人家,做婚嫁衣服和壽衣的話,也有不少人選用絲綢。
瞭解下具體的價格,李紅兵發現自己也還能夠接受。
做兩套平時用來晨練的衣服,倒也不用選用雲錦綢緞這些高檔絲綢,這裡面還有其他價效比稍高的選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