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法治建設並不那麼完善,很多條文都不夠明確,主要參照一些上面的相關政策或者地方性的臨時管理條例,處理一些事件也偏“人性化”。
如果涉及到反動、聚眾鬥毆等破壞社會秩序,或者致人重傷甚至死亡的,可能會從嚴處罰,甚至吃花生米。
易中海和賈東旭挨悶棍這事,更多屬於私人恩怨,而且傷的不重,只是一點皮肉傷。
輕微傷害,基本以批評教育為主。
即便這事真是趙衛國乾的,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算是“師出有名”。
從情理這一方面,他們就已經佔了優勢。
就算易中海和賈東旭去報案,派出所也許會介入,但不會在這種小事情上大費周章,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只是李紅兵知道,只要李紅梅的心裡在乎趙衛國,就不可能一點擔心都沒有,於是轉換話題道:“姐,你和衛國哥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啊?你怎麼突然問這個?”
原本還在憂心的李紅梅一聽到這個,整個人愣了一下。
“姐,你和衛國哥都處了快一年的物件了吧?算算時間,也該到結婚的時候了。”
李紅兵現在提這個,倒也不算是臨時起意。
當初李紅兵偷偷跑去豐澤園當學徒,就是為了不成為李紅梅的拖累,讓她早一點和趙衛國領證,而不是這樣拖下去。
至於趙衛國,早就獲得了李紅梅姐弟的認可。
哪怕李紅兵現在看來,這個趙衛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還早,我們現在不聊這些。”
李紅梅顯然有顧慮,主動迴避了這個問題。
“姐,不早了。”
李紅兵見狀,卻是搖了搖頭,勸說道:“你喜歡衛國哥,衛國哥也一心的對你好,都處了一年的物件,再不領證,衛國哥該著急了。”
在這個年代,只要相互看對了眼,結婚其實是件很快速的事情。
有的人只是相親見了一兩面,瞭解下彼此的情況,就直接領證了。
這樣的情況,還不在少數。
像李紅梅和趙衛國這樣自由戀愛的也有,不過經歷愛情長跑的卻不多。
一年兩年或許還好,要是拖個三年五年的,恐怕早就黃了。
不是李紅兵著急把李紅梅嫁出去,只是不想因為自己而耽誤她的幸福。
“紅兵,其實這件事情,我就和衛國談過了,他說他不著急。”
咬了咬牙,李紅梅還是說道。
“我就奇了怪了,衛國哥難道一點都不想早點把你娶過門,還是他有了別的心思?”
面對李紅梅的回答,李紅兵忍不住納悶和懷疑。
“不是不是,他沒有。”
“那怎麼回事?”
“其實…其實是我不想那麼早領證,衛國說他願意等我。”
“衛國哥願意,那他家裡也願意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