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要重新開戰的。”
對於凱瑟琳中校的發言,雷恩的看法簡單,直白。
不同於其他的軍官對於戰爭的樂觀態度,雷恩開啟戰那天就明白這場戰爭必然不會這麼容易停止。
在施裡芬元帥的面前他就是這套說辭,在皇帝的面前也是這套說辭,對於現在的總參還有總參下屬的戰區參謀部也都一樣。
而對於他的這套看法,大多數的軍官都有不同的看法。
但他們的反應大多都是相同的,即——戰爭必然會快速結束。
這怪不得他們,畢竟在過去發生的幾場偏現代化的戰爭裡,大多數國家之間的衝突都能在兩到三個月內處理完畢,而如果超過兩三個月,那大機率就是其中一方在另一方的土地上駐軍了,就像帝國現在的情況一樣。
只不過目前被帝國駐軍的國家只有佩裡傑王國這一個罷了。
另一方面,其實也有一些軍官在最開始是懷疑過普遍的看法的,他們和雷恩一樣支援大戰,持久戰的看法,因為帝國和法爾蘭的工業基礎實力其實相差的並不大,且法爾蘭還有聯合王國作為盟友。
因此,他們認為戰爭或許會發展到以年為單位來計算,可隨著雷恩帶領部隊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攔住了法爾蘭軍,消滅了法爾蘭第一集團軍的司令部,又配合第五,第六集團軍,一起在凡爾登地區消滅了法爾蘭的抵抗力量,並將凡爾登無害化之後,那些軍官也開始變得樂觀起來。
在這段時間裡唯一感到緊張的,應該也就只有帝國空軍了。
帝國空軍是一個很年輕也很古老的部隊。
和地球不同,這個世界因為有浮力單元這樣一種東西存在,因此人類早早的就獲得了在天空翱翔的能力。
最初,人類利用熱氣球和木質船身來讓飛船能夠上天,等到發現了氫氣和氦氣等氣體的生產方法之後,就轉變為了生產飛艇。
正如過去所說的,帝國的空軍部隊過去的敵人一直都是那些飛艇和飛機,所以除了浪潮級外,幾乎所有的飛艇都遵從了頂部火力炮塔的安置方式。
但隨著雷恩指揮浪潮級,以對地攻擊的方式繳獲了兩艘獅級戰列巡洋艦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空軍的軍官和艦長們立刻就明白了自動化炮臺和自動火力對地面單位的壓制效果將會超過目前所知的一切武器裝備,而法爾蘭和聯合王國的飛艇則並沒有開始進行這一方面的改裝。
說白了,如果帝國空軍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的全部火力都從頂置轉為底置和中置,那以後帝國海軍就能夠用低打高的,高打低的方式,安全的對其他國家的飛艇和地面部隊展開攻擊。
總參也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在浪潮和齊柏林級別的飛艇改造計劃裡優先提供了大量財政撥款,進而引發了海軍的不滿。
問題是。
“只是,現在的聯合王國已經知道了帝國海軍沒有在升級軍艦或者造船,那麼他們想必會很快察覺到帝國到底在搞些什麼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