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瞬間瞪得溜圓,瞳孔都放大了幾圈,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糧食!鐵器!鹽巴!藥!
這些……這些在他們看來比命還金貴的東西,李先生說……說可以用他們這窮山惡水裡的“東西”去換?!
“李……李先生……”趙長福的聲音因為激動和難以置信而微微顫抖,他小心翼翼地,帶著一絲近乎卑微的求證語氣問道:“您……您的意思是……用咱們這山溝溝裡……土裡刨出來的玩意兒……真能……真能換來白花花的大米和金貴的鐵料?!”
這……這簡直比說書先生講的“點石成金”還要玄乎!還要不可思議!
他們祖祖輩輩守著這片破山溝,除了土裡刨食,累死累活一年到頭還填不飽肚子,還能有什麼東西是“外面”那些“有實力的朋友”稀罕的?
難道是山裡的野味?可那玩意兒打了也存不住啊!
還是……他們編的草鞋?納的鞋底?
趙長福的腦子徹底亂了,幾十年根深蒂固的認知正在被李慕白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衝擊得搖搖欲墜。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李慕白見魚兒上鉤,肯定地點點頭,臉上露出“一切盡在掌握”的淡定笑容。
他沒有過多解釋那個“外面”到底是哪裡,也沒有解釋為什麼那些“朋友”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只是接著往下說,伸出三根手指,條理清晰地開始佈置任務:
“所以,趙叔,我現在就需要你,幫我費心在咱們村,甚至抽空去附近的村子問問,留心收集三類東西。”
“第一類,”李慕白豎起第一根手指,目光掃過趙長福身上那件打滿補丁卻針腳細密的粗布衣,“是咱們這兒手巧的婦人做的手工藝品。”
“比如,繡的還算能看得過去的繡片、繡個荷包香囊啥的;或者用山裡的草啊、藤啊編的小籃子、小筐子,結實耐用點的;還有就是……嗯……小孩子捏著玩的那些泥人、小木雕,有點意思就成。關鍵是要做得用心、細緻些,哪怕舊一點,有點磨損也沒關係,有那份‘味道’就成。”
“第二類,”他豎起第二根手指,想到了現代社會對原生態、純天然藥材的追捧,“是山裡採的那些特殊的藥材。最好是咱們本地特有的,外地少見的那種。關鍵是要炮製好、曬乾透了,能放得住,不容易壞的。”
“第三類,”李慕白豎起最後一根手指,語氣稍微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目光變得有些微妙,“就是一些……嗯,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甚至可以說是……破破爛爛的‘老物件’。”
“老……老物件?”趙長福更糊塗了,眉頭擰成了個死疙瘩。這詞兒他聽著耳生。
“對,老物件。”李慕白加重了語氣,循循善誘,“比如啊,不知道哪個朝代留下來的舊銅錢、鐵錢,哪怕鏽得不成樣子,字都快看不清了,也行。”
“或者,是以前大戶人家用過的銅鏡,不小心摔破了,只剩下幾塊碎片,上面可能還有點花紋的。”
“還有就是,那些有點年頭的瓦罐、陶盆、粗瓷碗碟啥的,哪怕看著又破又舊,甚至邊上磕了個口子,底下裂了條縫的,只要是老的,有些年頭的,都可以收。”
李慕白看著趙長福越來越迷茫的眼神,索性把話挑明瞭些:
“總之呢,這些東西,越舊越好!越看著像沒人要的破爛……可能,在‘外面’那些朋友眼裡,就越值錢!”
他心裡卻在瘋狂憋笑。
老子這忽悠……呸,這商業企劃,簡直是天才!
這些東西,在這個生產力低下、人命如螻蟻的五代亂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