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追逐打鬧,總是默默地跟在父親身邊,拉風箱,遞工具,或者只是蹲在一旁,用那雙格外靈動、閃爍著好奇與沉穩光芒的眼睛,安靜地觀察著。
因為父親“外來戶”的身份,他在村裡的孩子堆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帶著點不易察覺的孤僻。
李慕白的到來,似乎為這個沉默的少年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
他不再只是遠遠觀望,當趙梅輕聲叫他,說“公子讓你也過去聽聽”時,他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低著頭,緊張又帶著點期盼地跟了過來。
李慕白注意到這個少年,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溫和地點了點頭。
“各位叔伯,張師傅,還有……寶根,”李慕白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桌面的圖紙上,“昨天咱們說了水車(筒車),那是借河水之力。今天,咱們再看一個新東西,專門解決把水從低處提到高處灌溉的問題。”
圖紙上,是一個與筒車截然不同的、結構看起來頗為複雜的木頭裝置。
它有一條長長的、傾斜的木槽,槽裡面似乎有一串用木板連線起來的鏈條,像是一條……木頭做的蜈蚣?鏈條上嵌著許多方形的小木板。裝置的一端低垂,似乎要伸進水裡,另一端則高高翹起,旁邊還裝了個可以手搖的曲柄。
“仙……仙師……”經驗最豐富的王老木匠眯著眼睛,湊近圖紙,手指在那些從未見過的結構上虛點著,端詳了足足半盞茶的功夫,才滿臉困惑地抬起頭,“這……這又是何物?老朽做了幾十年木工,斗拱樑柱,車船桌椅,都擺弄過,可……可從未見過這般模樣的傢伙事。”
這東西太奇怪了!彎彎繞繞,鏈條卡著木板,怎麼看怎麼彆扭。
“把水……提到岸上來?”趙長根也湊近了看,他勉強能認得圖紙上標註的幾個大字,但組合起來的意思,卻讓他倒吸一口涼氣。
水往低處流,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是天地間的規矩!
這木頭疙瘩,難道還能逆天不成?!
“譁——”
人群中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和議論聲。
如果說昨天那些“仙鐵”和工具是鬼斧神工,那麼今天這個能讓“水往高處爬”的玩意兒,簡直就是……挑戰常識!挑戰認知!挑戰他們幾十年、幾代人根深蒂固的觀念!
“仙師……這……這莫非……又是仙法?”一個膽子小的村民,躲在後面,忍不住小聲問道,聲音裡充滿了敬畏和一絲恐懼。
李慕白聽得哭笑不得,看來這“仙師”的帽子,是焊死在頭上了,想摘都摘不掉。
也罷,某種程度上,這層“神秘光環”確實方便他行事。
他耐著性子,儘量用最樸素、最形象的語言解釋:
“大家別怕,這不是什麼仙法,而是一種巧妙的機關設計,是咱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
“此物,名為‘翻車’,也有人叫它‘龍骨水車’。”
他指著圖紙上那條核心的木鏈:“你們看,這條像龍骨一樣的木鏈,上面串著許多方木板,我們叫它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