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沐子蕭拿出紙筆,臨了畫了一張召喚符。“請,石榴花花仙,公孫大娘。”
說完,她走回了位置,徒留一張光芒四射的召喚符留在原地。
光芒過後,一手持雙劍的絕色佳人站立於梧桐臺上。
她雙劍驀然出鞘,一出手便有鼓與箏的配樂,身姿旋轉速度極快,乾淨利落的招式讓人目不暇接。招招自慢轉快,由快再轉慢,雙劍閃閃,如蛟龍飛舞,雪浪滔滔,道道寒光,令人不由屏氣凝息,緊張起來。
絕高的身體技術,極強的控制力使得她劍舞,美而具有爆發力,明明沒有用分毫靈力,但身體動作達到臻化之境。
其力度張揚,一招一式均在鼓點上,讓人瞠目結舌。
眾人見女子劍舞不過是柔美及婉約,加上招式和容貌,就算是上佳。
可公孫大娘之劍舞要美感有美感,要節奏有節奏,要力度有力度,甚至不少劍修心驚,不敢置信這是不用靈力就能做出來的動作。
雙劍飛舞,招招步步令人稱絕。
有道是: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公孫大娘的《劍器》舞,讓當年她為盛唐第一的技藝在此刻再次閃耀。
這《劍器》舞當年可讓草聖張旭悟出“筆走龍蛇”的絕世書法,成就了畫聖吳道子“吳帶當風”的用筆之道,讓詩聖杜甫寫出揮灑出大唐盛世萬千氣象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其震撼讓人難以言喻。
此舞,若不親眼所見,想象都無法想象到。
她身如閃電,即若迅雷,進退的精妙,隨風縈且回,每一寸移動都撥動人心絃。
連一向囂張的齊韓都長大嘴巴,呆呆的看著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公孫大娘的劍器舞手持的到底是什麼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說法,爭論不休,本文采取執劍舞的說法。私心加了公孫大娘的三大粉頭,草聖張旭,畫聖吳道子,詩聖杜甫,能同時影響這三聖,公孫大娘大唐頂流當之無愧。
謝謝小豬和狗的14張、q_bc的2張、青杉鹿、的2張、載見闢王的2張、瘦不了的胖紙的3張推薦票。
謝謝大家!祝給與支援的各位和追更的各位情人節快樂,不管有沒有人陪你過,我都在這裡碼字陪你過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