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開始了。
深秋的暖陽裡,有士兵們站成整齊的縱列走過檢閱臺,10歲的阿列克謝在參謀長亞努什克維奇的陪同下,在高臺上檢閱軍隊。
士兵在透過高臺中心時,昂頭致意,在上千雙目光的注視下,阿列克謝緊張的只能靠手撐住,才能堪堪站立。
秦浩站在角落裡,看著尚算整齊的隊伍透過眼前,悄悄地打了個哈欠。
畢竟他可是在另一個世界看過“終極分列式”的,對當下的這些東西完全有免疫力。
“很棒的隊伍,不是麼?”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
秦浩回頭望去,發現是竟然是尼古拉耶維奇大公。
“閣下。”秦浩微微鞠躬致意,隨後違心的說“確實是很出色的部隊。”
“是啊!都是自由民出身的小夥子們,九成人都識字,武器都是三個月生產的新款,騎兵們配置的也都是頓河馬。”大公看了看眼前的部隊,隨口說著那些令人振奮的數字。
但是在最後他又遺憾的嘆了口氣“只可惜,這樣的部隊太少了,整個俄羅斯我只能拉出來三個師。”
“要是在東普魯士我們有這樣的部隊頂住德國人的進攻,也許情況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
秦浩不想在這種無意義的話題上起爭論,而且至少從紙面實力上來看,眼前的隊伍確實是俄軍中比較“富裕”的。
至於實際上是否能打的過德國人?
嘿,那些重要嗎?
黑袍神父隱藏起自己的情緒,微微點頭“我認同您的觀點,閣下!”
“聽說普金神父,在戰場上親自帶隊參加過戰鬥?”大公似乎是隨意的提起了一個話題。
“那只是外行人,在緊迫情況下的無奈選擇罷了。”黑衣神父並沒有顯得很得意,反而是擺出了更加謙遜的樣子。
“您過謙了,外行人可沒有辦法讓數千德國佬寸步不動。”
大公輕咳了一下“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您對軍事事務有興趣的話,不妨來我這裡多交流。”
“就算是想試著帶領一隊這樣的部隊也不是不能商量。”
???
秦浩沉默了一下,並沒有馬上回答。
這是在拉攏我麼?
為什麼?
底線在哪?
我應不應該拒絕?
一連串的問題,在秦浩腦海中閃過,根據記憶中的俄國曆史,這位“大將軍王”在政治上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他總司令的職務被自己侄子拿掉後,曾經在前線軍官團、杜馬自由派、還有英法勢力的支援下試圖發動政變逼宮。只不過沒有得到近衛軍的支援,最後失敗。
而令人諷刺的是在1917年沙皇宣佈退位後,本意是想把皇位轉給這位大公的。
但是這位皇帝的親叔叔卻以“上帝不允許我在此刻加冕”的理由拒絕了,隨後他在蘇聯成立後隱居克里米亞,又輾轉到達法國,並且得到了一個還算是不錯的善終。
“這不是一個能馬上做出的決定,請容我想想看。”秦浩最終決定先拖一拖對方。
“好吧,為什麼你們東方人做決定的時候總是要這麼含蓄呢?”大公攤開了手似乎很遺憾。
隨後他指了指河灘上的一塊平原“您可以先看一場演習,稍後再做決定。”
陽光之下秦浩眯了眯眼睛,舉目望去。
卻發現對面的隊伍有些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