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他心裡也清楚,少數族裔演員確實能給票房帶來加成,就像《我是傳奇》裡的非裔演員丹澤爾·華盛頓。
其實眼下還沒那麼誇張。
真正的爆發期,還得等到09年觀海同志上臺之後。
到那時,單是“黑命貴”三個字,至少值千萬美元票房!
無論何時,影視劇這種與“文化”掛鉤的產業,總是會受到社會形勢變化的影響。
影片整體以“偽紀錄片”形式推進劇情。
男主邁卡用攝像機晝夜記錄他和女友凱蒂的同居生活,試圖驗證凱蒂口中“被鬼魂糾纏”的說法。
起初,鏡頭只捕捉到一些細微異常:深夜莫名移動的房門、地板上突然掉落的物品、凱蒂睡夢中無意識的尖叫等。
在扎克·施耐德的鏡頭下,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真實感。
畫面晃動、光線粗糙,還有大量像深夜裡的臥室、靜止的客廳這樣的“空鏡頭”,像極了普通人的生活記錄,很容易讓觀眾產生“這可能是真的”的錯覺。
隨著時間推移,靈異現象逐漸升級!
凱蒂會在睡夢中起身,對著空氣站立數小時。
深夜裡,房間外會傳來清晰的腳步聲和低語。
甚至有一次,她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直接拖拽下床,最後驚恐尖叫著爬回床上!
男主邁卡也從最初的好奇變成恐慌!
但他卻拒絕了凱蒂請靈媒的建議,堅持要自己解決。
可這反而激化了“鬼魂”的攻擊性!
全片並沒有血腥畫面或突然驚嚇的鏡頭,所有恐怖都藏在了細節裡。
比如鏡頭長時間對著熟睡的兩人,觀眾會和角色一起盯著畫面,等待“未知的異常”出現。
門縫慢慢透光、被子輕微起伏、黑暗中隱約的影子……這種“等待恐懼”甚至比直接驚嚇更讓人頭皮發麻!
“特效是哪家做的?效果不錯嘛?”
看到三分之一處,呂睿略帶詫異開口詢問。
從1.5萬美元成本擴增到200萬美元,錢顯然都花在了刀刃上。
最關鍵的就是特效鏡頭。
原片裡鬼魂僅靠“物品移動、腳步聲”間接體現,現在卻加入了極短的實體碎片鏡頭,用特效強化它“真實存在”的衝擊感。
夜間臥室監控畫面中,門框陰影處閃過沒有清晰五官、只有模糊肢體線條的半透明人形輪廓。
閣樓暗處蜷縮的黑影、廚房吊燈忽明忽暗的電流不穩定感、水池翻起的漣漪,半夜瀰漫的紅色鬼魂氣息光暈……這些都是靠特效渲染出來的。
扎克·施耐德答道:“是數字領域。”
呂睿恍然:“哦!難怪鏡頭這麼細膩!”
和國內不同,眼下好萊塢的特效公司多如牛毛。
不少中大型製片廠旗下都有獨立特效公司或部門,甚至就連做動畫的皮克斯工作室,都在接真人電影特效業務。
數字領域是由那位著名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創辦的,在業內算是赫赫有名。
可惜,這位“卡車司機”不算高產導演,所以數字領域業務壓力不小。
當下這個時期,電影特效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有5%左右,競爭十分激烈!
數字領域如果想有源源不斷的業務,自然得把控好質量關。
難怕是一部低成本恐怖片,他們也沒有敷衍了事。
呂睿眼珠轉了轉,暫時壓下心裡的躁動。
現在還不是最佳時期,有些產業鏈並不適合大力擴張。
邊聊邊看,影片很快到了尾聲。
深夜裡,攝像機記錄下凱蒂突然起身,面無表情走向客廳。
邁卡隨後追了出去,但鏡頭外卻傳回了他的慘叫聲!
幾秒後,凱蒂渾身是血地回到臥室,對著鏡頭佇立良久,最終猛地撲向攝像機,畫面戛然而止!
鬼魂從未現身,但卻無處不在。
它完全不遵循邏輯,非但白天不蟄伏、深夜還要作亂。
邁卡的攝像機、試圖反抗的行為都成了“挑釁”,反而讓它更具攻擊性。
這種“看不見的敵人”和“努力無效”的設定,加上“代入式恐懼”的共鳴,都能狠狠戳中觀眾對“失控”的深層恐懼!
再配上特效鏡頭,使得這部帶有“反套路”式風格恐怖片的恐懼感被一再加重!
呂睿尤其滿意最後那個鏡頭。
男主衝向臥室外,門口突然湧出黑霧,裡面隱約閃過女主被拉高的腿,隨即黑霧快速消散,只剩空房間!
這種“區域性遮擋+模糊肢體”的特效,既放大了結局的驚悚衝擊,又保留了沒拍清全貌的留白,十分符合偽紀實的調性,同時再次升級了恐怖細節,坐實了“鬼真實存在”的核心。
“啪啪啪!”
呂睿十分滿意地鼓起掌。
看完全片,他對這部電影的信心一漲再漲,甚至覺得它有超越《潛伏》的可能!
放映室內燈光亮起,他轉頭看向傑森·布樂姆,問道:“你覺得怎麼樣?這部電影適合在萬聖節上映嗎?”
“非常適合!”被電影嚇得不輕的傑森·布樂姆毫不猶豫地給出回覆。
萬聖節,準確來說是萬聖節前夜,即10月31日,是北美傳統的恐怖片檔期。
不少恐怖片都會選擇在這一天登入院線,收割票房。
例如去年獅門推出的《電鋸驚魂》,就是在萬聖節大獲成功的典型。
“冷靜點,傑森,電影裡都是假的。”呂睿看出了他的恐懼,寬慰了幾句。
等他平復下來,才補充道:“既然如此,那就定在萬聖夜,距今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發行工作得開始了。
我只有一個要求,務必確保《靈動:鬼影實錄》以不低於2000家影院的數量開畫,銀幕和排片越多越好。”
“ok,我會制定詳細的談判計劃。”傑森·布樂姆挺有信心。
要知道,瑞興影業開山作《潛伏》可是成功在北美大賣的案例之一,這是增加影院對電影信任度的關鍵。
還有目前正在製作的《我是傳奇》、呂睿的名號、《致命魔術》北美票房成績等等,這些都是與影院談判時的籌碼。
“至於錄影帶和dvd,我希望在影片上映時就聯絡廠家製作,年底前完成鋪貨。”
呂睿雖不精通發行具體細節,但大致方向卻很清楚。
閒暇時,他把好萊塢發行模式,相關制度和案例翻了個遍,此刻自然駕輕就熟。
“好的。”傑森點頭應下,趁機插話,“其他版權呢?”
“新媒體版權先不急,可以慢慢挑買家,等影片口碑發酵,再爭取賣個好價錢……”
自主發行的好處就是在這,不用像《潛伏》那樣受獅門限制,自己怎麼安排都行。
傑森默默記下,心中對呂睿年紀的輕視隨著談話進行迅速消散。
他能聽得出來,呂睿對影片發行一點都不陌生,自己那點驕傲在人家面前根本翻不起風浪。
“至於電視播放版權,我覺得可以拆分成有線付費電視和無線公共電視臺兩部分,要是影片票房大賣,電視版權播放便可以按次收費,如果票房不理想,那就一次性賣斷版權。”
傑森暗自點頭,只要影片能成功,這樣無疑能保證最大程度的獲利。
“衍生品你看著安排吧。”呂睿並沒有全攬下來,他也想借機看看傑森的能力。
更何況,恐怖片衍生品市場本就小,多數是全年冷清,萬聖節曇花一現,沒必要投入太多精力。
“好的。”傑森聽出了他話裡的意思,給出規劃:“我會安排人設計些道具,先小批次做,反響好再大範圍鋪貨。”
“就這麼辦。”
聊了大半個小時,敲定所有發行細節後,終於到了最關鍵的環節。
“lv,宣傳方面你有什麼建議嗎?”傑森問道。
“有!”呂睿嘴角揚起一抹詭異的笑,瞬間吸引了在場幾人的目光。
其實早在寫劇本時,他就想好宣傳路數了。
迎著幾人好奇的目光,他緩緩講述道:“我們可以將‘真實鬼影錄影洩露’作為核心噱頭,模糊‘電影’與‘真實事件’的邊界,透過碎片化資訊擴散→引發民間討論→官方‘被動回應’→萬聖節場景繫結的節奏,來讓觀眾相信影片內容源自真實記錄,引導他們萬聖節來觀影……”
單是講這份宣傳方案,呂睿就用了半個多小時。
他語速不疾不徐,每個字都像釘在實處。
起初幾人還聽得一知半解,但等他把每個細節的宣傳手法、噱頭引爆點全說透時,在座幾人頓時都愣了神。
到最後,弄明白整套方案,傑森·布樂姆狂咽口水,整個人都不受控制地躁動起來:
“lv!你簡直是個宣傳天才!”
旁邊的溫子仁和扎克·施耐德對視一眼,彷彿已經看見電影大賣的盛況了!
原本兩人只覺得這片子成本低、風格新,未必能賣出高票房。
但經呂睿這麼一鋪排,兩人彷彿已經看到萬聖節當晚,觀眾攥著票根衝進影院,邊看邊嘀咕“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的模樣了。
彼得在旁邊嘿嘿笑著,眼睛轉個不停:“我能拿這個故事去嚇我侄女。”
會議一散,傑森·布樂姆捏著記滿批註的方案就往布樂姆之家趕。
等他把《靈動鬼影實錄》全片放給公司業務員和高層看完,又把呂睿的方案一五一十說透後,會議室裡靜了足有半分鐘,一眾人神情都有些恍惚。
這時,突然有人低呼:“這思路……太絕了!不說自己是恐怖片,只說‘真實錄影’,恐怖懸念直接拉滿!”
緊接著又有人接話:“提出這個方案的人,簡直就是天生的發行鬼才!”
“布樂姆之家與瑞興影業的合作,一定能實現共贏!”
“這個萬聖節,《靈動鬼影實錄》必然能火爆全美影院!”
聽著眾人的話,傑森·布樂姆神情激動地拍了下桌子:“就按這方案來!今年萬聖節,布樂姆之家發行的這部電影,絕對能讓觀眾懷疑魔鬼是否真的來到了人間!”
這一刻,他竟十分慶幸能夠與呂睿達成合作。
自己這位合作伙伴的宣傳想法實在是太驚豔了!
布樂姆之家發行公司在他的領導下,說不定真能成為全美頂級的發行公司,超越獅門與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