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二百多人死亡貢獻的食物和銀元資源就很可觀。
各種糧食足夠讓上萬人撐上好幾個月。
至於錢幣方面也賺翻了,只要一個小兵爆出了銀元,至少就是一萬塊,而昨天夜裡有幾十人做到了這一點,因此他手中光現大洋就達到了幾十萬之巨。
再加上各種彈藥儲備。
像155毫米和105毫米榴彈炮雖然是舊型武器但效能上超越敵軍原有裝備水平,具備一定技術優勢。
再加上高射炮、重機槍等火力點配備齊全,以現有配置完全可以武裝數千精銳。
如果只算機關槍數量甚至可以支撐一支幾萬人的部隊使用。
不管是M2勃朗寧還是MG-42,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特別是那款從歷史上就一直用到現代的M2重機槍,口徑12.7毫米、射速每分鐘600發,初始速度900米/秒,有效距離可達兩千米,最高極限達到兩千五百米以上。
而透過這次獎勵得到的M2還經過增強,特別突出的特點是耐打、易保養且輸出猛烈持續性強。
系統獎勵的12.7毫米子彈中,有一種專門用來打輕型裝甲目標的穿甲彈。
這種子彈可以在一千米外擊穿15毫米厚的勻質鋼板,如果是在五百米的距離上,甚至可以穿透25毫米厚的鋼板。
換句話說,小鬼子現在配備的所有坦克和裝甲車,都無法抵禦M2勃朗寧重機槍的正面打擊。
更關鍵的是,系統提供的這款M2勃朗寧重機槍,自重只有二十公斤,加裝三腳架後也不過才三十公斤左右。
它大量使用了新型輕質材料,在保證穩定射擊的前提下大幅減輕了整槍重量。
而原來的版本就比較沉了——光是空槍就有38公斤,再加上三腳架總重快到六十公斤了,扛起來非常吃力。
還有一挺機關槍同樣出色:MG-42通用機槍,這可是二戰時期德軍響噹噹的一款輕兵器。
這款MG-42是二戰中射速最快的機槍之一,最快每分鐘能打出一千二百發子彈,不僅效能穩定、故障率低,換槍管也十分快速高效,節省了大量時間。
不過它的優勢同時也是劣勢:因為射速太高了,子彈消耗得特別快。
即便是點射模式,彈藥的使用量也會遠遠超過其他型號的機槍。
不過這點在系統出品的版本里得到了最佳化,槍管不容易發熱,也就無需頻繁更換槍管了。
總體來看,不管是改良過的M2勃朗寧重機槍還是MG-42通用機槍,都被陳川視為自己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撐,他對這兩款武器的效能都十分滿意。
但陳川暫時沒有立刻將這兩樣新裝備投入到部隊當中去。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馬上就要帶著隊伍轉移了,太多複雜的裝備反而拖慢行軍節奏。
這些新式武器等後面站穩了再慢慢分配也不遲。
現在要是背太多東西上路,只會增加負擔。
再說現在和敵人短兵相接的時候,湯普森衝鋒槍已經足以壓制對方的火力了。
更何況還有其他一些輕型機槍也可以滿足短期內的需求。
回想起昨夜的那一仗,對陳川來說其實是一場高風險的冒險。
若不是及時跟敵人貼身混戰,一旦拉開距離,第三團恐怕會損失慘重。
正因為敵我雙方攪成一團,迫使小鬼子不敢輕易動用重炮,趁著這個機會,才能狠狠收拾他們的第六聯隊。
雖說眼下局勢已經膠著在一起,但陳川很清楚,接下來面對的情況將會更加危險,畢竟被圍困的第六聯隊並非孤軍作戰,它的背後還有整個第三師團隨時支援。
昨晚的突襲雖然順利地攻入吳淞口鐵路碼頭,併成功殲滅了第六聯隊的大批主力人員,但第三團這邊也付出不菲代價。
戰鬥之後,陳川能夠調動的兵力不到一千五百人。
這其中大部分還是靠召喚出來的精銳士兵來撐場面。
原編制內的第三團成員在這場激戰中傷亡人數超過了八百多人。
經過一夜苦戰,任務雖然完成得不錯,幾乎把第六聯隊徹底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