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1990

第76章 《天津衛》開播

“到底是沿海城市,看起來比京城還要繁華,估計也就魔都能比了吧。”等到接到警情通報,男主角迅速調頭開往酒店的時候,這兩極分化的評價才算是重歸統一。

而就在男主角火速趕往案發地點的時候,警用電臺裡還在不斷強調著,保護營商環境的重要性。

接下來,就是在日本和翻譯的物理阻撓下,男主角在女主角的提醒下,當機立斷破門而入,拯救了山景二郎的戲碼。

這一幕先抑後揚,形勢迅速翻轉,讓所有觀眾都看得相當過癮。

不過等看到第二集末尾,山景二郎動情的猛誇津門時。

津門外的觀眾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津門本地的觀眾卻又開始分化了。

一部分覺得的介說的也太肉麻、太誇張了,爛慫經開區哪有這麼好?

另一部分觀眾覺得雖然小鬼子誇大其詞了一些,但咱們津門警察救了他一命,他說上幾句好話又能怎麼滴?…………

京城。

《編輯部的故事》第一導演趙堡剛家。

看到螢幕上第二集完的字樣,趙堡剛調小了聲音,皺眉看向一旁的馮曉剛:“曉剛,這劇情裡插入廣告的法子……”

《編輯部的故事》也搞了一個插入廣告,本來都覺得是國內首創,誰知道卻被《天津衛》搶了先。

趙堡剛雖然沒把話說全,但明顯是懷疑馮曉剛透露了訊息,畢竟圈裡都知道,他近來跟張延走的比較近。

“這事兒我可一句沒提過!”

馮曉剛急忙分辯道:“估計是英雄所見略同——而且人家這個,可比咱們那個應景多了,觀眾估計都看不出來是廣告。”

趙堡剛仍是有些狐疑,這時王碩敲了敲桌子,嗤鼻道:“老趙,你還沒踅摸過味兒來呢?這就是一部拍馬屁的片子,捎帶著給津門的東西打打廣告,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京城電視劇藝術製作中心主任鄭小龍,也點頭附和道:“怪不得津門的領導,都這麼看重這部劇,甚至不惜壓縮了本地新聞的時間。

現在看來,這部劇除了刑偵這條主線,另外一條線,應該是給津門的營商環境做宣傳,順帶給津門的企業打廣告。”

馬衛都這時也踅摸過味兒來了,嘖嘖嘆道:“您瞅瞅人家這腦子——碩爺,不是我要拉偏架,你二十四、五的時候,怕是想不出這樣的點子吧?”

“哼~”

王碩不屑撇嘴:“我也幹不出這捧臭腳的活兒!”

說著,起身道:“散了吧,這小子跟咱們就不是一個路數,沒什麼好比較的。”

馮曉剛和馬衛都跟著站起身來,一起離開了趙堡剛家。

但鄭小龍和另一位導演金炎卻留了下來,繼續探討了這部劇的細節。

“我覺得安排日本人前倨後恭這一點,還是比較巧妙的——雖然沒《編輯部的故事》那麼紮實,但充分利用了老百姓對鬼子的複雜情緒。”

“看這第一個案件,似乎是走抽絲剝繭的路,而不是《便衣警察》那種摸查式的破案。”

“感覺整體有點港劇那味兒,雖然看著沒什麼深度,但感官刺激相當到位。”

“鏡頭刻意突出了大都市的味道,透過反覆剪輯強化了這一印象——王碩說的沒錯,這個片子骨子裡確實一部拍馬屁搞宣傳的片子,但它拍的相當巧妙。”

鄭小龍最後總結道:“小夥子政治敏感性很高啊,一下子就抓住了津門的痛點,怪不得咱們拍個戲,還要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結果到人家這兒,市領導直接出面拉偏架。

咱們雖然也知道電視臺是宣傳陣地,可最多就是針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進行褒貶,完全沒想到電視劇還能這麼玩兒。

這種新形勢的宣傳方法,讓津門臺給搶了先,主導的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我估計要不了多久,臺裡就要給咱們製作中心提意見了。”

趙堡剛沉默的點了點頭,《編輯部的故事》是他第一次執導,本來覺得任務完成的相當不錯,誰成想卻撞上這麼個劍走偏鋒的。

不過這更多還是鄭小龍的責任,畢竟他才是主導製作中心的人,《編輯部的故事》整體基調,也是他一手敲定的。

金炎提議道:“我聽說這個張延是去年才去的津門,而且最近一直都在京城活動,要不咱們讓曉剛探探他的口風……”

鄭小龍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搖頭道:“先不要著急,現在就急著接觸他,倒好像是咱們上趕著似的,等一等吧,起碼也得等這一波熱潮過去再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