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1990

第49章 巡迴籤售

因為第一次就解鎖了cosplay,後續兩人沒羞沒臊的生活,那真叫一個五光十色豐富多彩。

一直到3月31號劇組正式開機,為方便管理,所有重要演員統一入駐電視臺旗下的招待所,這才打破了兩人胡天胡地的日子。

為了給劇組保駕護航,張延頭幾天也是跟著跑東跑西忙裡忙外,但等馬會武理順了思路之後,他這個編劇就用不著常駐劇組了,只需要隨時保持聯絡就行。

為此,張延終於還是買了臺bb機,不然出門在外總是提心吊膽,生怕耽誤了劇組拍攝。

事實證明,這bb機買的頗有先見之明,因為打從4月中旬開始,他就被迫過上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

《紅樓名偵探》的單行本,是3月16號正式釋出的,因為有雜誌打下的群眾基礎,一經問世就賣的相當火爆,頭版十萬冊只用了半個多月就經銷商們搶購一空。

出版社這邊歡欣鼓舞,很快又再版了五萬冊。

但這時候全須全尾的盜版已經新鮮出爐了,且還不只一家,而是群盜並起烽火燎原,只用了短短几日就遍佈華北。

它們甚至比正版更早打入華東、東北、西北等地,大有逐鹿天下、會師東南的氣象。

也難怪王碩最近公開罵街,說正版才印了二十萬冊,盜版起碼賣出去兩百萬冊。

主要盜版不僅賣的更便宜,宣傳手段也比正版靈活。

津門文學出版的正品,最多也就標個‘開一派之先河’‘穿越小說鼻祖’——盜版那是天上地下什麼都敢吹,封面上更是坦胸漏ru無所顧忌。

不過最可氣的,還是那些把作者名字改成‘金庸’、‘古龍’的。

面對這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場面,出版社能想到的唯一對策,也就只有舉辦巡迴籤售而已。

這也是暢銷書作家都要經歷的磨難。

畢竟賣得越好的小說,盜版就越是猖獗,只能依靠作家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一部分鐵粉花錢支援正版。

不過這裡面也是有套路的,籤售會頭兩個召開的城市選在了津門和恆江。

前者是雜誌社的大本營,後者是張延的老家,所以費不了多少事,就能營造出人山人海的氣象。

接下來出版社的人,就會提前聯絡下一個城市的報社,刊登著名作家張延巡迴籤售,在各地引發狂潮的新聞報道。

而接下來一個多月,張延幾乎走遍了山河四省,最遠甚至去到了金陵——可惜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滬蘇杭的行程最終被取消了。

到5月24號。

張延跟著出版社的人兜兜轉轉一大圈,終於來到了籤售會的最後一站——京城。

這一個多月把他累的夠嗆,好在也沒白忙活,出版社後續又加印了五萬冊,總數量達到了二十萬冊,稿酬攏共拿了11萬出頭。

這成績對於新人作家來說,已經相當不得了了,畢竟同期王碩的《我是你爸爸》也就印了30萬冊。

【ps:《我是你爸爸》首年正版銷量30萬冊,後來陸續還有加印,到2003年總銷量破百萬冊。】

出版社也賺的眉開眼笑。

因此到了京城之後,出版社的段主任特意給眾人放了一天假,而他自己則是提前趕回津門,籌備慶功宴去了。

說來也怪。

沒放假的時候,張延恨不能沾床就倒,可這一放假反倒睡不著了。

上午他先跟家裡聯絡了一下,確認了張芳的文化課複習情況——3月底的時候,張芳已經以藝考第七名的成績,被首都廣播學院錄取了。

或許是有了奮鬥目標的緣故,張芳的文化課成績有所長進,目前已經穩定在410分-430分之間。

這個分數上不了大專,但考藝術類大學還是夠的。

跟父母聊了半個鐘頭,張延又跟《天津衛》劇組聯絡了一下,按照馬會武的說法,電視劇已經拍了四分之三,估計到六月中旬,這部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就該正式殺青了。

就是十五集沒錯,雖然張延原本設定的是十二集,但他畢竟沒有創作劇本的經驗,只是想當然的估算了一下。

等到實際拍攝的時候,劇本就被調整成了十五集。

期間還有不少臺詞也進行了改動,基本都是馬會武跟張延遠端溝通之後,協商出來的結果。

結束通話電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