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到酒店,
顧清忍著疲倦,洗漱完後躺在床上,開始回憶曾經自己翻唱的歌曲。
既然是答應了別人的事情,自然得有點心。
“唐朝…唐朝…”
“好像翻唱過的還真有幾首。”
顧清細細回想,像他特別喜歡的一首古風歌【謫仙】就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專屬歌曲。
【長安姑娘】同樣是一首頂中頂的古風好歌,而且大唐採用的雙京制,‘洛陽’和‘長安’都擔任過首都。
所以也能打個擦邊球,蹭上唐朝時期。
可這兩首歌也有個問題,就是跟武則天時期完全搭不上邊。
總不能給製片方遞一首【長安姑娘】說是來形容武則天的少女芳華吧?顧清光是想想頭皮就發麻。
“這就是文抄公的煩惱嗎?”
後腦靠在床櫃上,顧清長於短嘆。
要想找一首大氣磅礴符合大唐氣象、又得契合武則天命運的歌曲,實在是有點難。
顧清拿起床頭的綱鑑易知錄,特意翻到唐朝女皇時期的綱錄,打算從書中找點靈感。
翻了半響,終於看到一段有用資訊。
“武周時期,為保統治正確的合理性,使得佛教興盛,明確執行“先佛後道”政策,確保佛教在唐朝的崇高地位…”
“佛?”
顧眸光微亮,連忙開啟手機搜尋資料,度娘時期明言:
“女皇時期,敦煌壁畫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和豐富。
登基同年,即690年,敦煌莫高窟的第96窟(北大像)被建立,這座窟內的彌勒大佛像非常著名,被稱為“北大像”。
此外,武則天執政時期,莫高窟繼續開鑿了1000多座洞窟,並修建了模仿武則天形象的彌勒像…”
“敦煌壁畫、盛唐氣象…”
顧清長舒了一口氣,他想到了。
……
一晃三天過去,——武媚娘劇組,
“高導,高導,有歌了!”
編劇潘普興致沖沖推開導演的大門。
“潘編劇,不用了,已經有新歌了。”
高導很滿意地看著【無字碑】的歌詞。
這是由知名女歌手‘張靚影’翻唱,傳奇製作人方文三親自作詞、男主李治停作曲的歌曲。
“玄武,兵變滄桑,馬蹄聲聲亂。”
“這禍起蕭牆,不忍看?”
“深閨漫長?誰輕嘆。”
高導看得一臉陶醉,“還有後面那句:我到底守的是誰的江山?
無言立下無字碑,眼帶著淚,當初那個輕喚媚孃的誰?”
“方大師寫的真好,多纏綿多悽美啊。”
“高導,這詞寫的好是好,但是我覺得太柔了,光把女帝限制在愛恨情仇上,未免有點小家子氣了。”
作為編劇的潘普還是有點文化的。
人家一個女子之身,還是處於封建社會,能當上皇帝,還做了十五年之久,已經是常人想都無法想象的事情了。
怎麼可能是一個幽怨傷感的閨中女子形象?
人家殺兒子都不手軟好吧!
恰好這時,
製片人和‘桃’‘褲’兩家出品人,都過來詢問劇集剪輯的進度。
“王制片,你們幾個來的剛好。”
高導說道:“潘編劇說方大師寫的這首主題曲不好,你們給評評理。”
“我沒說不好,我只是說有點太柔了。”
“你說柔?那你倒是拿一首不柔的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