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

第49章 廚師的湯(第一更)

馮正明這一桶湯要做成清湯,所以需要等待它放涼後再進行處理。掃湯的過程需要分別用紅潲和白潲掃一遍。

紅潲也就是要用紅肉,過去一般是用豬肉剁成肉泥後,用水澥開加入湯中,再上灶用小火慢慢對湯加熱,隨著溫度提升肉泥會逐漸凝結成塊。

過程中不能讓湯被燒的翻滾,等到紅潲吸附住湯中雜質凝結漂浮起來,小心翼翼給撈掉。

紅潲掃湯過後,還需要用白潲再掃一遍湯。

白潲通常是用雞脯肉,同樣要剁成肉泥,加入紅潲掃了一遍的湯中去。

依然是重複之前的步驟,慢慢用小火加熱,但是不能讓湯被燒滾。

經過白潲掃湯後,湯中的雜質幾乎都被吸附掉。

剩下的湯會如同茶水般清澈。

掃湯算是魯菜廚師幾乎都要學的一門手藝。

不過馮正明和李輝東在燕喜樓師父那,學到的方式和其他一些地方還有所不同。

馮正明剁肉泥之前,是先把蔥剁碎,然後還要在其中加入花椒粉,把蔥和花椒粉剁到一起變成蔥椒泥。

為了節省成本,紅潲用的肉是雞腿肉,剁成泥的過程中,需要把其中肉筋剔除。

雞腿肉剁碎,把蔥椒泥加入其中,一起給剁成泥。

用摻了蔥椒泥的雞肉泥澥開後,再加入到放涼的毛湯當中去。

這樣去加熱進行第一遍的掃湯。

接下來的白潲是用雞胸肉,方法和之前類似,同樣在剁肉泥的時候加入蔥椒泥剁在一起。

如此掃出來清亮如茶水般的清湯。

在各種肉類氨基酸匯聚下,讓清亮的湯水具有醇厚的濃香。

同時因為有蔥椒泥的加入,又能夠把湯的一些異味給去除掉。

掃湯結束,馮正明把清湯放在一個比較深金屬盆裡。

這一盆清湯,和另外一盆濁湯,是馮正明和李輝東今天做菜的關鍵。

準備好湯,馮正明又去後院裡,跟張磊、楊鵬一起把食材都清理出來。

今天買回來的豆角比較便宜,馮正明便準備中午的盒飯,葷菜換成肉片燉豆角。

把豆角清洗出來,去頭去尾後,切成手指差不多長短。

準備一大盆豆角,再準備一小盆的五花肉片。

大鍋裡姜蒜爆香後,先下入五花肉片煸炒出油脂。

然後加入一些甜麵醬炒香,接著便加入兩大勺濁湯,對上半鍋的開水後,再進行一番調味。

這個調味的時候需要味道稍重一些,等到鍋裡的湯水燒開,把準備好的豆角倒入鍋中,用大鏟子翻一翻,讓肉片和豆角均勻分佈,接下來就蓋上鍋蓋中火去慢慢燉煮。

燉煮過程中,馮正明又和大師兄一起,把中午食堂其他一些菜準備出來。

等到這一大鍋的肉片燉豆角,湯汁收濃,豆角也已經燉的入味。

食堂裡其他一些菜也基本都準備就緒了。

馮正明盛出一半肉片燉豆角,另外兩鍋菜分別是炒包菜和西紅柿炒蛋。

三鍋菜和兩桶米飯裝車,帶上一次性飯盒和筷子。

馮正明騎上三輪車離開食堂,向火車站而去。

第一更先送上,第二更稍晚一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