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
客人們笑著應道。
“傑哥……”周硯神色複雜地看著周杰。
做買賣哪有直接把自己的客人往別人那引的?這哥是真不把他當外人啊。
“把車靠邊停,到你海子哥邊上去瞧著,他會教你怎麼控火候和時間。”周杰和他說了一聲,便笑著去給客人結賬了。
“周硯,我手笨嘴笨,都是阿杰教我怎麼弄就怎麼弄,你先看著,一會忙完了這一陣有啥不明白的,讓阿杰教你。”周海和周硯說道。
“好的,海子哥。”周硯應了一聲,看著周海麻利撈起一截牛腸切成小段,毛肚涮個幾秒便撈起,撈幾塊軟爛的牛蹄筋,幾片牛心,用煮好的蓮花白打底,再舀一勺濃濃的骨湯衝入陶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鍋就算成了。
這是一人份的量,四毛錢,有葷有素,還有一大碗牛雜湯,配個幹海椒蘸碟,再添一毛錢還能要碗米飯。
大冬天熱乎乎的吃上一碗,從腳底板暖到頭髮絲,巴適得板!別家湯鍋賣三毛、兩毛一碗,但生意都不如周杰這個攤攤好。
巴蜀之地的人,吃要吃得巴適,喝要喝得醒活,味道不擺咯,規矩不松活!
只要生活過得去,絕對不會虧待嘴。
周杰他們的湯鍋賣四毛生意好,那就說明大家覺得他值得起這個價,和別家的味道差距不是一兩毛錢能彌補的。
湯鍋裡的湯,色澤泛白,牛骨湯的香味撲面而來,頗為鮮香,羶味很淡,比別家更誘人幾分。
周海看著是個糙漢,但幹活利落講究,別家食材都用手抓,他只用筷子和勺,手就沒碰過食材。
灶臺上隨時抹地乾乾淨淨,連湯汁都沒有。
露天的灶臺,又站在湯鍋前,熱氣撲面而來,熱得他滿頭大汗,脖子上搭了一條毛巾,一旁架子上還掛著一條幹淨毛巾擦手。
周硯在旁看得暗自點頭,傑哥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在有限的條件下,他們已經儘量去做到最好。
這一鍋賣的主要是牛雜,牛肉太貴,一般要等到冬天生意最好的時候才會賣,不然虧損難以承受。
忙了半個多小時,九點鐘生意才淡下來。
周硯幫著把碗筷收了,桌椅擦出來。
兩個嫂子忙完了家裡的活,也來幫忙洗碗。
周杰喝了一碗水,潤了潤說冒煙的嗓子,這才看著周硯笑道:“生意不錯吧?等入了冬,生意還會更好一些。”
“是挺好,這碼頭上就沒有哪家生意有你們好的。”周硯點頭,而且看得出來這些客人裡邊還有不少回頭客。
“哥跟你講啊,咱們周村人人都會做湯鍋,但這一鍋湯要做好還是有不少講究的,從用牛骨吊高湯開始……”周杰把碗一放,就開始拉著周硯講如何做湯鍋,講的很細緻,還拉著他到鍋前演示。
周硯聽得連連點頭,從細節處做極致的把控,是周杰這鍋湯能脫穎而出的秘訣。
和周硯得到的那份蹺腳牛肉菜譜,其實已經頗為接近。
“這鍋湯和別家最大的不同,其實在於這包調味料,這裡邊我加了……”周杰指著一旁今天已經用過的料包,湊到周硯耳邊小聲說了一串香料和中藥的名稱,包括具體的用量。
這是真正的商業機密,也是有別於其他家的競爭力。
周硯認真聽著,也一一記在心裡,並和他所掌握的那份秘方做了比較。
用料和用量都有比較大的差別,主要是中藥方面的差異,去腥增香用的香料比較接近。
“來,你喝口湯試試。”周杰拿了個小碗,給周硯舀了一勺湯。
周硯吹了吹熱氣,抿了一口,在嘴裡細細品味一番後,點頭道:“好鮮,湯味很濃,牛雜的羶味很淡,喝起來很清爽。”
“不愧是廚師,都說到點子上了。”周杰滿是讚賞地看著他:“我的廚藝不如你,不過這鍋湯我熬了三年,還是有些經驗的,我肯定教你把這鍋湯熬好。”
周硯笑著點頭。
“周硯不是都在紡織廠門口開飯店嗎?怎麼還要賣湯鍋啊?這點蠅頭小利都看得上?”旁邊攤位的老闆周亮亮磕著瓜子說道,多少帶點陰陽怪氣。
“賣湯鍋怎麼了?我四叔是咱周村的殺牛好手,周硯賣湯鍋幫家裡處理牛雜,祖上傳下來的手藝,輪得著你說三道四?”周杰看著周亮亮說道,語氣頗為強硬。一旁周海正在擦拭菜刀,也是轉頭盯上了周亮亮,目光不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