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排骨成了孩子們的心尖寵,王宏亮則是夾了一塊筍乾喂到嘴裡。
筍乾吸滿了濃濃的肉湯,帶著幾分爽脆的口感,越嚼越香,吃的他連連點頭。
筍乾比起鮮筍更入味,湯汁太鮮美了,濃稠而不油膩,味道調的恰到好處。
他又嚐了塊牛肉,帶點筋膜的牛腩,燒起來口感最佳。
醇厚的湯汁滲透牛肉,瘦肉軟而不爛,筋膜軟糯,一口下去,肉汁在口腔中四濺,主打的就是一個鮮香!“這牛肉燒筍乾太對了,牛肉燉的恰到好處,筍乾比肉還香,調味相當有水平。”王宏亮端起杯子和林志強碰了一下杯子,抿了一口酒,“有這兩道拿手菜,這飯店就能開下去。”
“咱還有三道菜沒嘗呢。”林志強笑著道。
“乖乖小心,上蹺腳牛肉了。”趙鐵英端著兩碗蹺腳牛肉上來,提醒幾個孩子注意,小心把湯放下,笑著道:“湯和蘸碟不夠就喊,可以加。”
“要得。”王宏亮點點頭,拿過小碗先盛了半碗湯。
周村的湯鍋,在蘇稽一直小有名氣。
王宏亮吃過幾回,印象都不太好。
清湯比紅湯難做,湯里加的又是羶味較濃的牛雜,壓不住味道,這鍋湯就毀了。
那些擺攤賣湯鍋的殺牛匠,手藝太糙了,也就碼頭那邊的力工因為價格實惠吃的比較多。
這湯很清澈,牛骨長時間熬煮出來的濃郁香味隨著熱氣撲鼻而來,幾乎聞不到羶味。
拿勺子嚐了口湯。
王宏亮眉毛一挑。
鮮!剛從翻滾的大鍋裡打出來的湯,又燙又鮮。
一點怪味沒有,香料的氣味很淡,完美襯托了肉香,起到了提鮮的效果。
細細回味,還能覺察出些許中草藥的回味,同樣是非常清淡的味道,與香料交織在一起,突出一個鮮字!王宏亮吹了吹,把碗裡的湯兩口就喝光,長舒一口氣,讚歎道:
“鮮!眉毛都鮮掉了!”
說著,他給李美琳也盛了半碗湯,“你嚐嚐看。”
“真有那麼鮮?”李美琳拿起勺子,吹了吹,嚐了一口,也是眼睛一亮道:“硬是鮮!這湯鍋和以前吃過的周村湯鍋完全不一樣啊。”
“所以人家叫蹺腳牛肉,不叫湯鍋。”王宏亮笑道,又把碗裡的牛肉、毛肚、板筋、牛腸都嚐了一遍。
“牛肉片大薄軟,煮的非常鮮嫩,毛肚脆彈,板筋軟糯,牛腸耙軟,配上這碟幹碟,味道簡直不擺了。”王宏亮指著那幹碟道,“這幹碟配的相當有水平,麻辣鹹香,都在裡頭,是這道蹺腳牛肉的點睛之筆。”
“小周同志水平高,這道蹺腳牛肉湯鮮味美,老少咸宜,以後說不定要成蘇稽的名菜。”
“嗯,有可能。”林志強跟著點頭。
三個孩子正埋頭喝湯,確實都喜歡的不得了。
不少客人都關注著這邊,聞言當即有人加了一份蹺腳牛肉,想嚐嚐廠長吃了都說好的蹺腳牛肉到底什麼味道。
趙嬢嬢一直支著耳朵聽,上揚的嘴角就沒下來過,周硯這孩子太爭氣了,她都跟著面上有光,心頭美滋滋的。
“來,給大家上一下藿香鯽魚。”周硯端著壓軸的藿香鯽魚出來,趙紅把桌上的菜挪了一下,擺在正中間。
不少客人的目光都瞧了過來,這道菜現在就廠長他們這桌點了。
兩塊錢一份,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價,是大家好奇的。
四川人愛吃魚,也擅長做魚,清蒸、紅燒、水煮、乾燒、涼拌……吃法多了去。
但要把魚燒的好吃,對廚子的手藝就有點講究了。
周硯燒的藿香鯽魚,賣相還真不錯。
濃稠的湯汁澆蓋在煎的金黃的鯽魚上,泡椒、泡豇豆、炮姜、藿香……點綴其上,這料看著就不簡單,淡淡的酸辣味飄來,不少人已經忍不住吞口水了。
就是這味道……還得等老廠長先嚐嘗。
老廠長見多識廣,嘴巴刁,他要是都說好,那準沒錯。
“小周啊,你做的菜一道比一道讓我驚喜。”王宏亮看著周硯笑眯眯道:“等我嚐嚐你做的藿香鯽魚,這菜我可是吃過蓉城餐廳的一級廚師做的。”
“您請。”周硯面帶微笑,信心滿滿。
今天備的二十條鯽魚能不能賣完,就看廠長怎麼評價了。——ps:晚上會有加更!求追讀,求月票,破一千,不等上架,輕語明天繼續加更!求追讀,求月票!
。